“人民代表大会70周年”征文 |社区“小巷”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大街”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探索以民主化方式管理社区事务,而社区“小巷”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正是其中一种体现。“小巷”,象征着社区中有限的空间,却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和文化。在这样的空间里,居民们聚集一堂,共同商议社区事务,展现出人民民主“大街”的力量。
嘉定区江桥镇金城社区,廉租房动迁房混杂,外来人口、流动人口多,老龄化现象严重。作为社区治理“神经末梢”的居民区,金城社区存在人手不足、经费不足、信息覆盖面有限等瓶颈,对此金城社区党总支整合小区多方资源,构建“党建引领+微网格”全覆盖的治理新格局,持续推进“小城管家”党建品牌的建设,充分融合物业、业委会和共建单位等多方力量,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优化阵地功能布局,在重复功能上做“减法”,在优势互补上做“加法”,充分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实践要求。
一、织密“小巷”智治微网格,激活治理“新纽带”
社区“小巷”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民主意识的传播和实践。从“小巷”到“大街”,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地理转变,更是一种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更新与延伸。
金城社区党总支整合小区多方资源,在“小城管家”党群服务点阵地项目上,结合实际形成“章鱼式”工作法,每个触角延伸到每个应对的触须,依附在阵地吸盘上,设立专职网格员、先锋服务队、五大员三支队伍。并且搭建信息化多方交流平台,以一“网”兜起大小事,通过社区云互动平台和线上小城季报,实现治理全覆盖、精细化,处置问题更精准、更高效,激活小区治理“新引擎”,切实打通了基层治理“神经末梢”,推动民主意识的逐步培养,让更多力量参与到美丽家园的建设。
二、夯实“小巷”治理底座,孵化民主意识温床
社区“小巷”也成为民主意识的孵化地。在这里,居民们通过自愿组织、自治管理、公共参与等方式,慢慢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民主意识。
倾听不同声音、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2024年,社区党总支依托小区中心广场“一亭”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定于每月5号、15号、25号开展“三五”党员面对面零距离接待日活动, 让党总支三个支部的分支部书记“沉下去”,让基层的声音“浮上来”,近距离“听民声”,零距离“解民忧”。
小区老年人较多,周边配套设施尚不完善,不少老年居民因出行不便,再加上距离超市远,买菜难、买菜选择少成为居民生活上的一个难题,他们纷纷在党员接待日提出了这个难点。针对居民的需求,金城社区党总支多次到居民中听取意见建议,和业委会、物业公司一起出点子,想对策,找资源,“小城驿站”的想法应运而生,希望依托小区中心广场的社区小微网格党群服务点打造能直供买菜的惠民服务点。今年五月起,小城驿站的惠民活动拉开序幕,每周、每月都有惠民小早市,提供各种果蔬、肉类、豆制品等供居民选购,实实在在解决了小区居民买菜难的需求。随着社区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小巷”的治理模式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改进,只有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才能让社区管理更加符合居民的期待,为人民民主“大街”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三、焕发“小巷”民主活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通过民主自治的方式管理社区事务,可以有效提升居民参与感和获得感,激发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对此金城社区党总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五大版块焕发小区民主自治活力。
小城有榜样——“楼宇文明促进员”,延伸党员发挥作用的触角。社区本着有利于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激发楼组党员发挥作用的热情,有利于群众对党员的监督,紧紧围绕“沟通、互助、温馨、和谐”的主题,以管好自家事,关心楼道事,参与社区事为目的,在小区楼宇中分别建立了有党员志愿者和居民骨干组成的“楼宇文明促进员”队伍,让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门口发挥作用,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党员心中有群众,居民有事找党员,发挥党员的特长和积极性,不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小城有美味——金城社区党总支打造社区精品活动室,联动共建单位开展日常美食与文艺相结合的活动,提高社区文化建设和邻里互动氛围,让人人参与、融入小城,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凝聚力。定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比如腊八节活动,分享腊八粥,宣传腊八粥的由来;元宵节,做汤圆,挂灯笼猜灯谜,热热闹闹美味与知识的碰撞;端午节,做香囊、包粽子,宣传端午节的由来,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
小城有大爱——金城社区党总支以“1+N”的帮扶模式,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党员志愿者、楼组长等多方力量,党支部书记带头,为重点人群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落实动态跟踪、走进楼道结对帮扶、定期关怀三项工作机制,并通过“线上关爱问候+线下走访慰问”的形式,对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和其他特殊群体开展常态化送关爱、送温暖、送服务行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做到服务精准。
小城有事议——以小微亭为基地,设立“周四议事会”,三支部书记轮流值岗,收集民意、矛盾纠纷等记录汇总,组织物业、业委每周四召开议事会及时商讨解决居民反映的小区难点问题,打通服务“微治理”。
小城有容貌——金城社区在中心广场的亭廊设置景观池、座椅等,动员多方力量开展广场绿化活动,在辖区栽植树木,改善小区绿化少问题。既提升了小区街角形象,又增强了居民游憩功能,为小区居民营造了小而精的城市休憩空间。每逢暑期,金城还积极开展抗旱保绿活动,号召居民齐动手,共同抗旱,保护绿化环境。并且根据社区健身广场的实际情况更新升级了全新的体育健身器械,得到了居民的一致称赞。通过不断优化、改造小区环境,做到环境精美。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社区是构建人民民主伟大工程的基础单元。社区的“小巷”,如同一幅画卷,而如何书写这幅画卷涉及到人民民主的发展和具体实践。人民的参与始终是社区“小巷”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大街”的基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居民的呼声作为行动的“哨声”,共同谱写社会的繁荣昌盛。
(江桥镇五届人大代表 吴夏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