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70周年”征文 |三心三有--我在嘉定当人大代表的体会
我2021年当选嘉定区人大代表,现任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教学副校长,化学高级教师,嘉定区化学中心组成员。学校工作虽然忙碌,但我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义务和责任,不能辜负嘉定区人民的信任。我对自己提出了当好人大代表要做到“三心三有”的要求,即:会前用心有准备,会中细心有见地,会后留心有行动。
一、会前用心有准备
人大代表在人大会议前应该通过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广泛接触选区居民,直接听取意见,体察民情,倾听民声,这是对履行代表职务的基本要求。2023年10月,我在接到人大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视察工作的通知后,虽然同一时间有单位会议要主持,但我协调好工作,为参加视察活动预留出时间。
本次代表视察内容是嘉定新城文化源驿站建设与使用情况。视察中,我认真聆听了建设公司关于文化驿站的建设汇报,参观了文化驿站的各个功能场地,与文化驿站属地嘉定新城远香湖众芳社区领导进行交流,了解了文化驿站在嘉定新城的定位与价值。为进一步调查文化驿站对民众生活的影响,我仔细询问了关于文化驿站对民众开放后的管理细节,知道了文化驿站管理中的难点。视察结束后,我经常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到远香湖的文化驿站周围观察,向附近居民了解他们对文化驿站的看法和感受,让我更加全面了解文化驿站的管理难点。通过专题视察、居民访谈等方式,我整理记录了视察过程的见闻,也对文化驿站的管理难点有了自己的看法和反思。这些准备工作,帮助我在人代会期间审议发言时真正把基层的愿望、呼声和要求反映出来。
二、会中细心有见地
人代会前,办公室同志会把会议有关报告、文件(草案)提前发给人大代表,代表们需要对文件内容认真阅读,根据会前视察、调研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提出意见,并主动围绕会议议程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查阅相关材料,多方面进行准备。
我每次参加嘉定区人代会,都会对下发的“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仔细阅读,因为自己是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其中与教育相关的内容。在嘉定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我看到政府工作报告里2023年工作总结中实事求是地叙述了嘉定教育发展的成绩,2024年工作计划中全面准确地描绘了“加快打造教育强区”的蓝图。在审议预算过程中,我也特别查看了2023年关于教育的财政收支安排情况,完全符合嘉定区对教育强区发展的总体要求。
我深知作为人大代表,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熟悉的领域,要依法对“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进行监督,只有了解他们的工作性质、职责、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等,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在会议期间才能在审议他们的工作报告中发表有质量的看法建议。由于我平时认知阅读《上海人大月刊》《文汇报》等,也注意收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当好代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履职水平。我在审议工作报告时,对其中的社区建设、养老服务、科技创新等内容都非常重视,在审议发言中非常庄重地表达自己对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的审议结果。
三、会后留心有行动
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后,人大代表应及时将会议基本情况、主要精神、会议决议作为重点内容,及时传达到选区选民中去,使广大选民、干部群众深入了解会议决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吸收了代表哪些意见等,使会议精神深入人心。为保证人大会议宣传的时效性,我利用自己在学校工作的优势,将人代会会议精神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在学校教职工大会、学生会、家长会等场合传达会议精神,鼓舞人民群众满怀信心,团结一致,奋发向上。
会议闭幕后,人大代表应继续依法参加和开展活动,执行代表职务。嘉定区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后,我继续留心选区内居民诉求,针对远香湖核心区的日常管理建设,与同组人大代表采用观察了解、实地走访、调查研究等方法,共同撰写了《关于远香湖核心区管理建设的几点建议》初稿。该建议经过修改优化后,在嘉定区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作为马陆镇代表团联名建议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书面提出。
在嘉定区人大代表的两年履职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深入细致调查,事实清楚,才能进行监督,发表意见时心里也踏实,提出的意见建议也会比较具体。更主要的是,我在密切区人大、区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中,真实传达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提高了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这让我心里觉得非常自豪和满足。我一定会在以后的人大代表履职工作中继续坚持“三心三有”的工作态度,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尽职尽责。
(嘉定区七届人大代表、嘉定区疁城实验学校副校长 张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