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70周年”征文 |在农村日久深“耕”发芽了

2024-10-10 点击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的引领下,人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大工作在农村基层早已日久深“耕”发芽了,这是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多年的实践体会。

一、“一颗种子”在基层人大工作的思考

在农村基层工作十余年,我一直坚持为群众服务,把老百姓关心的事一件一件办好。当选嘉定区人大代表后,我更加坚定初心使命,希望为百姓发声发力。农村的老百姓常跟我说:“小许,一定要把我们基层的声音带到人大去!”我暗自下了决心:要努力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所以我积极参与区、镇人大组织的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始终把建设好美丽乡村、发展好集体经济、服务好人民群众,“三好”目标作为最接地气的决心。

农村人口多、企业多,房屋建造年限长,公共设施配套匹配不上,环境卫生不断被破坏,居住人群以老年人、来沪人员居多,这些现实的问题不断地让我深思,出路在哪里?对于改善村域面貌和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迫切,这既是农村治理的难点,也是工作的着力点。

二、“润雨细声”地开展基层人大工作实践

(一)村域基本情况

我服务工作的农村是嘉定区外冈镇甘柏村,位于外冈镇东北部。东至庙泾河与嘉定工业区比邻;南至钱门塘河;西至沪宜公路;北至葛隆村。辖区面积2.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3.72亩。现全村共有17个村民小组,其中8个村民小组宅基地置换至广由新村;2个村民组高压线下农户动迁。全村总户籍数494户,户籍人口1534人,常住人口6500余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3100余人,外冈镇东园区也落户在甘柏村,内有260余家大小企业。

(二)主要做法

机会来了,2020年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始,慢慢地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主干道变宽了、农村污水纳管启用、路面亮灯工程、新建小菜园、小果园、增设三类公厕、老年人睦邻点、休闲健身场地、绿化景观带等配套,这些变化背后也有着农村各基层人大代表为之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做好联系和接待村民工作。我始终相信人大代表为人民出声发力最终受惠的将是我们广大的人民。在2022年的一次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活动中,联络点会议室内村民代表们正交流着各自村民组的民意,其中居住在广由新村村民代表甘伟君提出说:“甘柏村农村这两年变化很大,农村风貌、居住环境比之前几年前好了很多,现在农村路既宽畅又敞亮,自从农村沿路点亮工程启动后,老百姓晚上不再怕走夜路了,治安也好了很多,更多的村民晚饭后到路上遛弯、散步,生活幸福指数直线上升”。甘伟君继续说道:“广由新村很多村民都在反映着一个情况,由于是宅基地置换,属于城乡结合部农村,很多区、镇级的政策落实不到,小区内20年前规划安装的路灯数量又少,灯光亮度也不够,晚上在小区走一段路都看不到亮光,使得广由新村小区的村民到了晚上都不太敢外出散步,也存在着治安安全隐患”。村民反映的问题不能不管,当时还是村党总支副书记、区人大代表的我把这一情况记录在了自己的记事本上。

奋力推进人大工作向深发展。在推进人大工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机制,密切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汇集民智,及时反映并协助政府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所以在深刻认识到广由新村村民们对改善小区内部道路路灯有着迫切需求后,我主动和村里的镇人大代表多次到广由新村上门走访,广泛集中民意,决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村两委例会上提出改善路灯的议题,得到了村两委的一致通过,村民的实事必须抓紧办。

民心导向全过程人民民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更快的方案制订落地,甘柏村召开了多次广由新村党代表、村民代表会议,听取代表们对于本次改善路灯方案的想法、细节问题,做到村民自治、村民汇智。经过进组入户、集中座谈,面对面谈心,方案总体上制订完成,在广由新村小区现有的布局基础上,拆除原有位置上的旧路灯,新增至每条路面三户间隔有一盏路灯,这样亮度可以保证,通过改变由原来的用电路灯模式改为太阳能路灯模式,既省电又省钱,着力为村民改善亮灯工程,方案得到了代表们的一致通过,也得到了广由新村村民的拥护。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村民在村级治理中得到充分激发。在亮灯项目推进过程中,各村民代表作为监督方跟进施工进度,碰到现场村民提出个别异议或者存在施工问题的,可以通过乡里乡亲的关系及时现场处理,全方位、全民主的办好这件事。

“联动融合”提高人大能力水平。人大工作是法律性、专业性、程序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基层人大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较高的政治素质、较好的业务能力。作为基层人大工作者,必须依法履行人大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我们基层人大模范、代言、纽带、参谋和监督的作用,又要调动村民民主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村两委推进、村民代表把关、群众共同“联动融合”的监督下,各类问题终会得到圆满解决。有“为”才有“位”,基层人大只有认真履行各项职权,不断提升基层人大工作水平,才能以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党委的重视,政府的支持,人民群众的信任和依赖。

三、“深耕植入”后的人大工作经验体会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我看来,无论是农村基层工作还是代表履职,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挂在心上,到群众中去问需、问计、问效,就一定会有收获。人大代表直接来自人民群众,优势在于既熟悉当地农村风俗习惯、社情民意,又是从群众中推选出来的,这是我们人大代表的优势所在,我们应该利用好群众赋予我们的使命,把人大工作做深做实,真正打入百姓内部,为推进日常人大工作打好基础。

一切都将属于人民,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我们通过组织民主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既满足了村民的利益又满足了公共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认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为基层代表,我深知肩上有着老百姓的深深期望,我将继续扎根农村一线,为百姓发声、为群众造福。

(嘉定区七届人大代表、外冈镇甘柏村党总支副书记 许利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