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政府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城区交通 疏堵保畅工作审议意见》情况的督查报告
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城建环保工委主任 周 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全面了解区政府落实区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关于嘉定城区交通疏堵保畅工作审议意见》(以下简称《审议意见》)的情况,受区人大常委会委托,按照工作要点安排,自今年3月起,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联合内务司法工委,对区政府相关工作进行了跟踪督查。督查工作组在常委会分管副主任陆晞和王其明的带领下,通过多次听取区公安分局、区建管委(交通委)等职能部门工作汇报,召开部分街镇座谈会,组织工委委员开展集体调研,走访人大代表和基层群众,实地察看高峰时段叶城路-博乐路、城中路-塔城路、商业集中路段、学校附近路段等重点路段交通状况以及城区内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改造建设情况等方式,广泛听取了各方意见建议。现将督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审议意见》落实的基本情况
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及时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整改计划,积极加以落实,嘉定城区交通管理工作和交通路况有了提升和改善。
(一)交通管理大格局初步形成
区政府积极回应区人大常委会要求,进一步理清交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机制体制。加强统筹协调,在区级层面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工作机制,由区公安分局牵头,联合区建管委(交通委)、区城管执法局、区文明办等职能部门和相关街镇,形成推进拥堵治理工作、保障交通有序运行的强大合力;结合机构改革的契机,优化区建管委(交通委)管理职能,统筹规划全区综合交通规划、道路、公交、航务管理;配合全市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成立嘉定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全区交通管理工作初步形成了常态化联席会议为基础、专项整治行动为补充,部门间职能清晰、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二)交通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1、交通违法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专题询问后,区公安分局以“嘉安”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强了对违法停车、违规变道、乱闯红灯等突出交通顽症的打击整治力度,通过提高交警部门的“见警率、管事率”,减少了机动车驾驶员的违章率,提高了行人、非机动车使用者的遵章率,保障了城市交通运行的安全、有序。在专项行动基础上,结合全市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行动,区公安分局进一步深化管理工作,加强对全区1条主干道、10条重点整治路段上10类突出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努力提高嘉定交通服务能力。去年9月至今年5月,全区共查处交通违规违法行为341902起,其中机动车272804起,非机动车64976起,行人4122起,对交通参与者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和威慑作用。
2、交通管理警务模式有所优化。区公安分局着力提高交通民警的责任意识和交通管控能力。针对城区交通拥堵在时间上和区域上呈现的特点,从调整警务模式入手,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基本思路,动态调整勤务布局,优化警力配置,科学投放警力,规范执勤执法,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3、交通安全宣传不断深入。区政府坚持调动优质资源,加强部门联动、上下联动,加大交通法规宣传力度。成立了“天使宣讲队”走进学校开展宣传;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每月25日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日活动;在发挥好短信平台、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作用的同时,通过“嘉定公安”、“嘉定交警”等官方微博、微信账号拓宽了新兴媒体宣传阵地;以定点投送宣传资料的形式加强对长途客运车辆、危险品车辆等单位、驾驶员的宣传教育。初步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化、制度化,为提高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和交通文明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交通“硬件”短板逐渐弥补
1、交通相关规划修编工作有序推进。审议意见下发以后,区政府积极加强综合交通规划研究,进一步强化规划在交通疏堵保畅中的龙头作用。区建管委(交通委)会同区规土局加快了相关交通规划的方案出台和修编工作。《嘉定区静态交通专项规划》、《嘉定区货运交通规划》、《嘉定区公交便利出行专项规划》已完成编制,全区停车设施布局、货运线路安排以及公交线网的优化得以统筹谋划。同时,去年11月启动的《缓解新城、老城节点交通拥堵规划方案》已完成专家评审,目前正在编制成果报告。该方案的出台有利于缓解新、老城节点交通拥堵,加强对内、对外的交通联系。
2、交通基础设施陆续完善。针对建成区道路拓宽可能性较小的特点,区建管委(交通委)整合现有资源,加强道路设施的养护维修,通过加强路口渠化、路段改造、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方式,充分挖掘道路设施潜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截至5月中旬,整治危险路口12个、完成三环线内8条交通标线复线、对全区1121处隔离带端头增设警示性标志标线、维修道路面积约76万平方米,区管城市道路综合完好率和区管公路优良率提升至约90%,城区交通承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停车区域有所扩增。专题询问后,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研究对策,着力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在区建管委(交通委)、区房管局、区公安分局以及各街镇的通力合作下,通过对已建成住宅小区进行内部泊位挖潜改造、协调居住小区、商业、公建停车设施资源共享、利用闲置地块增加停车泊位、合理规划新增道路停车资源等多种方式实现主城区停车位扩容。2015年至今,我区新增博乐路现厂、欧亚美建材家居商场等10家公共停车场(库),新增公共停车位1943个,目前全区备案公共停车场(库)共84家,收费停车路段31条,公共停车泊位总数24889个。
4、公交优先战略持续推进。区政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辖区内公交线网的开、调、延工作。2015年至今,共优化调整公交路线50条,新辟嘉定16路、17路、南翔6路、徐行1路等4条线路,完成华亭1路、嘉江专线等15条线路的走向调整和嘉江专线、嘉朱线等12条线路的增能,嘉牛专线、华亭1路等23条线路增设站点。同时,以瞬间公交形式在早晚高峰增设嘉定15路机动班次;配合桃李园学校搬迁,在嘉定3路上增设定班车,在嘉定北站到桃李园学校开设短驳车。通过进一步优化常规公交线网和站点布局,在为广大群众提供出行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交通资源的利用率,较好地缓解了城区内的交通压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区人大常委会提出《审议意见》以来,尽管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采取了一系列落实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照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审议意见》的要求,我区交通疏堵保畅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科学管理水平有待加强。对道路交通新形势、新常态缺乏科学研判,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交通乱象等方面依靠传统管理手段较多,创新意识不强,精细化管理措施不够;部分路段高峰时段交通拥堵现象仍显突出,对重点路段拥堵缺乏成因分析,交通整治缺少个性化方案;智能化交通管理推进缓慢,道路智能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息平台建设,老城区停车诱导系统建设,交通运行大数据采集、城市交通电子地图绘制等一系列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
(二)道路交通组织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路段交通标志还需继续完善、交叉路口渠化还需逐步优化、道路停车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交通信号配时的科学性、统筹性不足,缺少全网性的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无法根据车流量变化自动调整各方向放行时间,每个路口只管自身的通畅,没有科学分配各路口交通压力,容易导致相邻路口车流量过饱和,无法及时疏导车辆,从而会导致大面积交通堵塞情况的发生。
(三)交通安全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比较淡薄,机动车违停、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违章现象屡禁不止,道路交通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目前,除了交警部门管理处罚外,缺乏对交通参与者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诚信教育,更缺乏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造成交通违法行为难以根治。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智能化交通建设。区政府要高度重视科技手段对交通管理的重要影响,积极协调职能部门加快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相关手续的审批工作,确保资金投入。加快建设“一揽子”智能化交通建设项目,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以科技引领交通管理,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实效性。
(二)进一步提高城市交通承载力。区政府要进一步优化交通组织设计。加大对部分路段设置单行道可行性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主干道的交通功能;科学设置信号灯,优化路网信号灯配时,尽快建立信号灯自适应控制系统,提高整个路网的通行效能;加快推进节点改造,尽快完成“断头路”等计划项目建设,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提高道路网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压力。尽快启动《嘉定区综合交通规划》修编工作,加快推进静态交通专项规划、货运交通规划、公交便利出行专项规划落地实施;按节点有序推进“十三五”期间新建道路、新设立交、新增匝道口、新规划停车泊位等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完工,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的综合承载能力。
(三)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素质。要依靠重点惩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全面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文明意识。以深入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大整治为抓手,形成常态化的严格执法。强化和规范对交通违规行为的处罚,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罚促教;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交通参与者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宣传过程中区别对待、因人施教,更好地发挥宣传成效;发挥报刊、网络等媒体的监督作用,对于无视交通规则,有损文明交通文化的行为予以曝光,通过全社会的共管共治来减少违章率和事故发生率,通过提高交通安全性来增强道路交通的通达性。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会议审议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