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关于本区“智慧养老”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7-11-02 点击数:

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9月29日上午,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民政局局长赵志坚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本区“智慧养老”工作情况的报告》。区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向本次会议提供了相关调研报告。

常委会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统筹谋划。针对本区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区政府聚焦养老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在传统养老模式的基础上,对新型的多元整合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本区在智慧养老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引起重视。主要体现在:一是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各类信息资源和运用系统有待于进一步整合共享;二是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单一,智能化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联动机制不完善,居家养老医养结合覆盖面有待于进一步扩大;四是智慧养老的运用和推广与现实需求难以实现无缝对接,宣传引导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常委会会议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努力打造具有嘉定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区政府要在制定新一轮《嘉定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深化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研究,在总结三家试点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引进和借鉴其他区的先进信息技术,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建设。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打破信息孤岛。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民政与卫计、公安、人社等部门的合作,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全面信息共享;二是要加强和完善服务管理监督等各项功能的开发利用。按照养老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有效整合机构养老管理系统、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内部管理系统、服务监管系统等信息资源,使老年人养老需求和平台提供的各类服务实现精准对接;三是要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个人健康数据安全保障。要重视智慧健康养老个人健康信息的保护,落实数据安全和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安全标准要求,加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的数据管理和安全管控。

二、充实智慧养老服务内容,实现精细化养老服务

区政府一是要依托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整合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社会化养老服务组织等,以远程医疗服务为切入点,进一步提高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度和认可度,逐步推广、引入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智能养老服务,从而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形成科技助老的强大支撑;二是要通过综合为老服务平台,对各类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形成更具特色、更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方案,主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三是要加强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培养面向智慧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当前,尤其要加快引进智慧养老信息技术专业化人才,为区级综合为老服务平台的开发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扩大医养结合覆盖面,实现医疗健康管理一站式服务

针对老年人在医疗方面的突出需求,区政府要将医养结合作为深入推进智慧养老工作的重点。一是要打通养老服务与医护、医疗资源之间的连接通道,切实提高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水平。建议进一步明确民政、卫计、人社等部门工作职责,由民政部门作为医养结合工作牵头、协调责任主体;二是要进一步整合利用医养结合支持平台与综合为老服务平台,推动发展线上的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对接线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护理站网络模式。建立健全家庭医生为老年人提供定期上门服务和健康档案制度,对老年人进行持续的健康状况跟踪,为老人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三是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通畅的远程会诊通道,使老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快速接受医疗诊断服务;四是要进一步做好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工作,不断提高评估人员专业水平。

四、注重智慧养老宣传,培育智慧养老理念

一方面,政府要通过街镇、社区,借助多种宣传资源,进行现代养老服务的宣传和推广,培养老年人及其子女的智慧养老观念。逐步探索使用者付费制度,构建政府、社会和家庭共担机制,促进智慧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试点单位开发使用的一些优质智慧养老项目,政府职能部门要对其运行模式、成效、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推出一些成功典型范例,通过各种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推广,营造智慧养老模式的环境氛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