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本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19年5月24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本区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的报告。区人大财经委员会向本次会议提交了相关调研报告。常委会会议对调研报告表示同意。常委会会议认为,区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加快建设智慧政府工作方案》,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和“互联网+政务服务”,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线上线下服务事项,逐步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逐步实现协同服务、一网通办、全市通办,网上办理事项全覆盖和网上政务服务统一入口和出口。通过推进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形成融合一网受理、协同办理、综合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体系,有力提升政府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需要研究和关注的:一是“一网通办”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代办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有待进一步精准。
为此,常委会会议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一网通办”工作的统筹协调。“一网通办”不只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全区各部门共同参与。区政府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要充分关注政务服务方面的改革动态,不断加强统筹协调。要加大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知晓率,帮助企业和市民熟悉政策,了解流程,使企业和市民实实在在享受政策红利;要强化绩效考核,将“一网通办”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以企业和市民的感受度作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强化指导,着力加强工作部门队伍建设。本次机构改革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分职能作了新的调整,建议区政府既要配齐配强对应的部门力量,又要无缝衔接工作职责,强化对窗口服务人员,特别是代办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服务企业和市民的意识,打通服务便民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进一步完善“一网通办”工作机制。“一网通办”关键在“通”,区政府要处理好“一网通办”和“一窗通办”的关系,加快推进部门内部职能整合归并,完全实现“一个窗口”对外,为“一网通办”提供线下支撑。要结合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即将启用的契机,继续推进政务服务集中办理,推进线下“只进一扇门”,不断提升政府窗口的集成度和服务质量;要区分线上线下不同的特点,进一步优化流程再造,压缩审批承诺时限,精简审批证明材料,切实推进新增的100个业务流程优化再造事项及新增的100项个人事项全市通办在本区域落地,实现线上“一网通办”;要充分开发完善“一网通办”软件的功能,让数据信息“跑起来”,更好地为企业市民办事提供人性化的办理清单和引导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体验度;要切实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打破部门间的数据信息壁垒,不断充实完善全区政务数据信息库。各部门的信息要及时更新,能共享的要全部共享,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努力实现更多政务数据资源的全域共享;要加快电子证照的实际应用,逐步取代纸质证照的使用,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要全面准确把握好放管服改革的深层次涵义,守住依法行政的底线,既要加快服务办理的速度,也要做好相关的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和管理两手抓,避免出现涉事企业不守信而导致的事后监管难的情况。
三是进一步落实好各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一网通办”落脚点在“办”。区政府要根据工作一线反映的问题和需求,注重实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实际,了解倾听企业和市民的真实感受,着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便办事上下更大功夫。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店小二”意识,突出服务优势,充分对接企业的办事需求,聚焦企业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寻求各项需求的最大公约数并予以回应和解决,让企业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做到政府服务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最大限度利企便民。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着力加强研究,细化政策,结合企业市民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优化举措,确保政策有效落地,把握好项目准入前置审核的度,加快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发放,主动对接企业税务发票升级,为企业危废品和工业废料处置提供便利,优化“一网通办”中的认证识别率不高、法人认证必须活体、相关证件无法与公安数据对接和每天申报时间较短等问题,推出个性化的专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企业诉求协调处置机制,提高诉求处置效率,努力在深化业务流程再造上迈出新步伐、在提升办事便捷性上取得新成效、在推进数据汇聚共享应用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提升企业和市民办事的便利度、体验度和满意度,全力打响“一网通办”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