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上海市嘉定区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0-01-02 点击数:

——2019年12月31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

嘉定区财政局局长  胡明华

一、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态势,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落实区人大预算决议情况

按照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有关决议和区人大财经委审查意见,区财政聚焦补短板、促发展的需要,努力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工作。

1、全面落实国家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2019年4月1日起,国家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财税部门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策宣传,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进一步降低营商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让企业和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区累计减税约138亿元,影响区级收入约35亿元。

2、多措并举确保财政收支运行平稳。受经济下行和减税降费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放缓,收支平衡压力加大,财税部门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一是在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地生效的同时,依法依规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的征收,努力实现应收尽收,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稳定;二是切实贯彻落实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在年初严格落实一般性支出压减5%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压减力度,压减幅度达到10%以上,将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保障民生、城市能级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资金需求;三是大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存量资产,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手段,积极应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减收等不利因素,平衡当年财政收支;四是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遏制新增政府隐性债务,依法开好地方政府规范融资的“前门”,着力保障合理融资需求,发挥好政府债券在“稳投资、补短板”中的重要作用,2019年新增政府债券63.1亿元。

3、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保障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所需。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推进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爱嘉学子”品牌活动,全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增至102家,完善专业教室设施设备,落实市特教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扎实推进区域医联体、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区中心医院正式挂牌成为上海市首批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全区60岁以上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6.7%。积极保障各项养老实事项目落地,增加认知症照护床位、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和老年人助餐场所总量,推进养老机构房间故障电弧安装,着力深化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嘉定文化影响力,“文化嘉定云”品牌示范效应继续扩大,“百姓大舞台”“百姓大展台”等百姓系列文化活动内容丰富多元。推进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市民球场4处,市民健身步道10条,健身苑点8个,公共体育设施常年开放率100%。

4、全力推动城市能级提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重大工程建设平稳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生态环境更为优美。建设“美丽家园”工程,落实旧住房综合修缮,老旧小区消防、安防监控系统改造,全面提升农村环境面貌,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以“乡悦华亭”项目为核心的农旅田园综合体建设顺利推进。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全面实现智能集群调度管理,新辟和调整线路15条,着力落实线路增能,不断提高公交运行管理水平。支持交通路网完善,沟通省际交通的城北路结构贯通,陈翔路下穿S5地道顺利通车,持续推进印象城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建设。深化完善河长制,支持污水截污纳管、雨污混接改造和断头河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控、市控考核断面系统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5、不断促进经济加快转型。大力实施创新企业发展计划,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双创券等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预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家,继续保持全市各区第二位。聚焦新兴产业,落实四大新兴产业扶持政策,推动重点园区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探索以创新模式发挥政企联动效应,牵头联手温州、昆山、太仓、上汽集团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基金首期规模为100亿元。落实民营经营发展27条等政策,向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增资8700万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

6、稳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一是对标对表中央和市委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各项要求,制定《关于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嘉定区2019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点》;二是制订嘉定区区对镇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制度,逐步规范区镇财力结算方式;三是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区与镇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对所涉及的10个领域120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逐一明确区与镇财政事权划分。四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在区级全面实施的基础上,启动镇级改革试点工作。五是增强“三本预算”统筹合力,在保持政府性基金结余按一定比例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同时,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的要求,按照28%的比例将2019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二)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分级收入为预计数)

1.一般公共预算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07301万元,同比增长0.3%,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55561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8533万元,调入资金27406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4205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77000万元,合计收入4116715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64564万元,同比下降8.9%,完成调整预算的96.7%,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087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79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2484万元,合计支出4116715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9291万元,同比下降3.4%,完成调整预算的101.3%,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555614万元,区财政与镇财政的结算收入6959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8533万元,调入资金27406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8375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77000万元,合计收入2612472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1834万元,同比下降11.5%,完成调整预算的97.7%,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087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792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40971万元,合计支出2612472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037万元,同比下降2.1%,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加上与区财政的结算收入397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45万元,合计收入456057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8457万元,同比下降6.7%,完成调整预算的95.6%,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600万元,合计支出456057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1)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科目执行情况

科技支出8653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4%。主要用于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以科技双创券促进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根据战略合作协议,落实资助配套资金用于工研院8英寸线的研发;支持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对张江高科技园、小巨人企业、高精尖企业的专项扶持;推动汽车城智能网联试点示范区及智慧城市建设,支持国际汽车城区域加大招商力度,落实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补助资金。

教育支出40154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9%。主要用于稳步提高生均经费定额标准,进一步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和内涵建设,推进学校德育和艺体等特色课程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学校新建、改扩建和校舍维修,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建设,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教育人才柔性流动,加强职工职业培训,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

卫生健康支出20318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6.3%。主要用于保障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需求,落实中心医院改扩建、安亭医院和江桥医院基本建设和投入运行,支持科研项目开展、医疗设备购置和信息化建设,满足百姓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对符合条件的市民社区医疗互助帮困计划对象增设照护补助,支持实施社区诊查费减免,支持疾病防治和筛查,落实支医补贴政策,支持定向培养医学生,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来本区工作。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12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5%。主要用于落实各项民生补助政策,对万人就业等公益性岗位实行就业补助,对高校入伍大学生、退役军人给予退役安置补助,对城乡义务兵发放优待金,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落实老年综合津贴和征地养老资金,保障一福院等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促进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

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99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8%。主要用于推进重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上海保利大剧院、各博物馆等群众性文化场馆的日常运行和开放,保障全民健身、图书购置、群众文体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本区文化体育活动的服务功能。

农林水支出24592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7.1%。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续建,加快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和生态网络空间,落实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水体治理投入和河道养护力度,支持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和河道疏浚工程,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南翔污水厂投资补助和污水污泥处置费用,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城乡社区支出24705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0%。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聚焦重点区域、重大项目,主要用于支持11号线陈翔路站和嘉闵高架建设项目,支持春浓路等道路新建,推进区残渣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保障道路、绿化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养护经费,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节能环保支出4936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7%。主要用于支持节能减排,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资金,保障新能源公交车营运,支持垃圾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落实垃圾处置费,促进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支持城北大居外围配套供水、陈行原水支线、泰和水厂扩建及配套项目建设,提升城市保障服务功能。

交通运输支出92359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8.7%。主要用于支持公路建设和养护工程,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落实公交运营补贴,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城市管理更有序、更安全。

(2)区对镇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

2019年区对镇转移支付390651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其中:返还性补助124101万元,主要是体制基数定额返还、税收增量返还、专项收入返还和其他结算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172200万元,主要为对北部四镇差别体制补助、乡财区管考核奖励、大型居住社区运行维护补助等;专项转移支付94350万元,主要用于经济欠发达村补助、生态农业、河道养护、林业建设、农保镇保养老补助、农民土地流转补贴、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垃圾分类建设奖补资金、万人就业等项目补贴。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888272万元,比上年增长45.1%,完成调整预算的116.8%,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115865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90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179万元,合计收入149731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964260万元,比上年增长84.1%,完成调整预算的95.1%,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1600万元,调出资金270563万元,合计支出129642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200893万元。

政府性基金主要收支项目执行情况: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757643万元,补助收入113326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90000万元,合计收入1360969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895671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575959万元,土地开发支出70000万元,城市建设支出139528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17088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3813万元,廉租住房支出1535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6913万元,债券付息支出40835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1600万元,调出资金218211万元,合计支出1175482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结余185487万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7342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000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前期开发成本结算。调出资金41837万元,合计支出61837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结余11589万元。

(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865万元,动用上年结余2402万元,合计收入23267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15496万元,主要用于新建住宅区市政道路、配套幼儿园、中小学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调出资金7771万元,合计支出23267万元。

(4)污水处理费收入32679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28972万元,主要用于大众、安亭和新城污水厂污水污泥处理。污水处理费结余3707万元。

(5)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659万元,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2539万元,动用上年结余777万元,合计收入697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4121万元,主要用于彩票公益金支出3309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资金812万元。调出资金2744万元,合计支出6865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结余110万元。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2495万元,比上年下降1.7%,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动用上年结余2613万元,收入合计1510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1609万元,比上年下降17.1%,完成调整预算的99.7%,加上调出资金3499万元,合计支出15108万元。

4.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1)“三公经费”执行情况。继续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19年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4181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5.8%,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47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32.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47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65.2%;公务接待费23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33.2%。

(2)政府债务执行情况。2019年市财政局核定本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832000万元,截至2019年12月末,本区政府债务余额为3390567万元,为政府债务限额的88.5%,其中:政府一般债券1784223万元,政府专项债券1606344万元。

总的来说,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和经济稳增长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2019年财政运行总体保持平稳,结果来之不易,这是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人大、政协监督指导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收支运行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收入增幅放缓,支出刚性需求持续增长,财政收支平衡日益趋紧;二是区镇两级政府分领域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尚未牢固树立,导致预算编制不够合理,支出进度总体偏慢,执行过程中项目的调剂和调整事项仍较为频繁,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绩效激励约束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区政府将予以高度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对预算收支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症施策,精准突破,各预算单位要强化财政预算法定、刚性、绩效意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整改。

二、2020年预算草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布局“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和底线思维,发挥财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聚焦重点领域,聚焦重点任务,推动嘉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2020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压缩一般性支出,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稳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积极推进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更好发挥财政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本区经济预期增长情况以及确保改革、发展、稳定和区重点工作推进各项必需支出的需求,编制2020年预算草案。

(二)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10000万元,力争实现正增长,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40158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8792万元,国资收益调入35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98051万元,合计收入3762010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95977万元,同比增长0.9%,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6033万元,合计支出3762010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35900万元,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401587万元、区财政与镇财政的结算收入25205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8792万元,国资收益调入3580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40200万元,合计收入2282118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6085万元,同比下降0.3%,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6033万元,合计支出2282118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4538万元,同比增长0.1%,减去上解区级财政结算收入34115万元,合计收入410423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0423万元,同比下降1.9%。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几点考虑:

1.关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安排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相适应,与各项财政收支政策相衔接;二是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从我区的产业情况看,产业结构还处于转型期,汽车产业能否回暖还存在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虽有较快增长,但总量尚小;四是2019年大规模减税降费还存在一定翘尾因素;五是财政收入基数相对较高,持续保持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2.关于区对镇转移支付预算安排

2020年区对镇转移支付预算安排 372979万元,其中:返还性补助 120805万元,主要是体制定额基数返还、税收增量返还、专项收入返还和其他结算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 141152万元,主要为对北部四镇差别体制补助、乡财区管考核奖励等;专项转移支付111022万元,主要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小河道整治和养护、农保镇保养老补助、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奖补资金等重点项目的财力保障,通过加大社会保障、“三农”等民生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关于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根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所能提供的财力,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减一般性支出,兜底民生保障,聚焦支持重点领域,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一是聚焦支持民生持续改善。安排教育支出430156万元,重点支持扩大和优化教育供给,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建设,推动新优质学校集群式发展,健全教师柔性流动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排社会保障支出302452万元,落实各项就业援助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创业,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全面推进养老机构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保障老年综合津贴,完善日间照料机构的整体功能,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安排卫生健康支出225410万元,重点支持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优化医疗救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的制度衔接,发挥好医疗保障在精准扶贫中的托底作用。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42848万元,着重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保障各类重大文体活动顺利举办和重点场馆运行,持续加大区内公共体育设施建设。

二是聚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支出96947万元,重点保障高新企业培育,推进新型城域物联专网建设,聚焦打造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和培育发展“集成电路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总体目标,助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安排节能环保支出42324万元,重点保障“1+3”专项治理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碧水、净土保卫战,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锅炉提标改造,推进新能源公交车辆应用,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最大程度实现湿垃圾就地资源化利用。安排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4848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三是聚焦支持城市功能再升级。安排城乡社区支出163070万元,重点支持区区对接道路、断头路建设及省际对接道路城北路建设,完善交通路网;落实“美丽家园”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提升住宅小区精细化管理水平;保障道路等市政公建配套项目建设,落实城市基础设施大中修和管养经费,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安排农林水支出243802万元,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推进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和高标准农田等项目建设,促进农业转型发展;重点保障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小河道轮疏和水系沟通,持续推进蕰藻浜以南地区引调水工程建设,提升区域水环境承载力。

四是聚焦支持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再提升。安排公共安全支出143669万元,聚焦创新活力之城,推进“智慧公安”建设,强化“雪亮工程”和综合治理联动,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安排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3360万元,保障政府专职消防员经费、改善公共消防站消防设施设备,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体制建设,深化涉氨制冷企业、粉尘防爆企业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开展防灾减灾便民宣传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筑牢城市安全底线。

4.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严格执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2020年区本级财政拨款开支的“三公”经费预算合计5605万元,比2019年年初预算数下降25.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195万元,比2019年年初预算数减少258万元,同比下降17.8%;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879万元,比2019年年初预算数减少1446万元,同比下降27.2%;公务接待费531万元,比2019年年初预算数减少178万元,同比下降25.1%。

政府债务预算安排情况。2020年本区到期政府债务363977万元,其中:到期政府一般债券166033万元,到期政府专项债券197944万元,均已列入2020年预算支出。同时,为保障重点项目推进,保持财政在公共领域一定的投资规模,向市财政局提出了2020年新增政府一般债券、新增政府专项债券和再融资债券的需求,目前因财政部对相关地方政府发债工作要求还没有明确,尚未批复额度,待额度批复后列入调整预算。

(三)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02944万元,比上年下降13.4%,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2429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67830万元,合计收入973203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74420万元,比上年下降19.7%,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97944万元,合计支97236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839万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收支项目安排: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26000万元,加上动用上年结余340304万元,合计收入86630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866304万元,主要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122961万元,城市建设支出178812万元,土地开发支出10700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57770万元,廉租住房支出1660万元,土地出让业务费支出3782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4400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141975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97944万元。

2.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4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21000万元,合计收入45000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450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减量化、嘉闵高架、纪鹤路大桥等建设项目。

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20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5526万元,合计收入25526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25526万元,主要用于公建配套道路、学校等设施建设。

4.污水处理费收入30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1000万元,合计收入31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支出31000万元,主要用于支付大众、安亭、新城等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费及污泥处理费。

5.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2944万元,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2429万元,合计收入5373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支出4534万元,主要用于彩票公益金支出4492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42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839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934万元,比上年下降4.5%,其中上缴利润收入3948万元、股利股息收入798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668万元,比上年下降34%,加上调出资金3580万元,合计支出1124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结余686万元。

三、全面完成2020年预算任务

2020年,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预算法》,对财政工作要“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以更新的思路、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推进财政改革再出发,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绩效导向,确保区委各项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确保全区经济社会运行平稳有序。

(一)加强财政收支预测分析,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影响2019年财政收入的各项因素2020年仍然存在,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稳增长任务艰巨,我们将持续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及时研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影响,提高收入分析全面性、有效性、及时性和针对性。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要依法依规,实现应收尽收,努力实现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严把支出关口,建立健全预算支出执行进度月度通报制度,督促各部门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在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和效率的同时,严控预算追加和调剂,确保预算的严肃性,年度中除应急救灾等支出外,一般不追加预算。

(二)积极稳妥推进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政府总会计制度改革。根据市财政局统一部署,稳步推进政府总会计制度改革,逐步完善具有现代财政制度特色的政府总会计制度体系建设。二是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全覆盖。根据市财政要求,在2020年实现本市支付电子化管理全覆盖的目标,重点推进除嘉定新城、菊园新区两个试点地区外的其余10个地区完成支付电子化改革,进一步规范基层政府支出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三是逐步推进以强化预算约束为重点的预算管理制度。落实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系统梳理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的财政收支,聚焦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项目储备,完善项目编制,提高预算质量,强化批复预算对预算执行的约束。

(三)积极稳妥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2020年是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第二年,按照本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总要求,区级到2020年底要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一是制定区级预算绩效管理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区级预算部门和街镇年度绩效评价任务和工作要求。二是着力推进绩效管理基础工作,基本实现绩效管理覆盖全部预算部门、全部资金来源的目标。三是升级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系统融合为“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系统。

(四)扎实做好财政管理基础工作

一是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对预算信息公开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政府预算、决算、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国有资产情况等信息公开工作,提高信息公开质量。二是对《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意见》进行修订,以适应现行上位法及管理实际的要求。三是研究部分重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统筹政策,为进一步完善政策提供依据。四是加强对中央、市级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及时下达。五是分类制定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处置办法和流程,加强资产处置收益管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