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区域协同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07-01 点击数:

——2020年6月30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

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沈华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就嘉定区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工作推进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5月13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2018年至今,共召开三次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分别是2018年6月1日的“上海会议”,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2019年5月22日的“芜湖会议”,以“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为主题;2020年6月5日的“湖州会议”,以“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为主题。从座谈会的主题上可以看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使命和任务。

两年多来,我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按照市委要求,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在嘉定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实施方案,主动服务大局,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深化与江苏省苏州市和浙江省温州市的战略合作,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建设。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站位,积极谋划高质量发展

在对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嘉定区主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提早谋划落实,积极把握自身优势,与苏州市、温州市率先开展战略合作。

2018年5月,嘉定区与江苏省苏州市就“共同打造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党建、规划、科创、产业等7个方面推出15项合作事项。共同发布“关于打造嘉定区、昆山市和太仓市协同创新核心圈行动方案”,提出“规划同圈”、“科创同圈”、“产业同圈”、“交通同圈”、“生态同圈”、“民生同圈”、“党建联建”的总体目标,着力将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打造成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的示范区。

2018年7月,嘉定区又与浙江省温州市签订了“推进更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民生服务、生态环保、党建联建等领域探索打破行政区划和地理距离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创新实践。此后,嘉定区和温州市又先后于2018年11月和2019年12月签订并发布“浙江省温州市 上海市嘉定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工作举措”、“浙江省温州市 上海市嘉定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合作举措”,提出“共同设立科技创新(研发)园”、“共同设立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示范区”、“共同支持发起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基金”、“建设温州科创(嘉定)总部基地——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二期”、“协同构建更高质量一体化营商环境”、“协同搭建更高质量一体化开放平台”等一系列工作举措,把合作框架协议内容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

在不断深化与江苏、浙江两省城市合作的同时,我区还积极拓展合作对象,与安徽省的有关城市开展多方位合作。例如,安徽省的淮北市先后组织两批次20名干部在我区有关单位和部门挂职。安徽省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我区安亭镇签署合作协议。

在这个过程中,一体化工作得到了区人大的关心、支持和监督。区人大常委会与温州市、昆山市和太仓市的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全面合作机制,区人大代表也为一体化工作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建设和嘉定温州更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项目得到有力的推动。

二、各展所长,率先推动产业优势互补

依托上海超大型城市的综合优势,发挥嘉定区的科创和产业特点,借助长三角广阔的发展纵深和完整的产业配套,通过深化区域协作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持续释放科创辐射能量,进一步提升区域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1、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顶层设计,切实发挥规划在一体化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按照国家《规划纲要》和上海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推动嘉定-昆山-太仓跨界区域共建共享实施方案”,发布“关于打造嘉定区、昆山市和太仓市协同创新核心圈行动方案”。在产业协作方面,编制《“嘉昆太”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三地产业协同发展。在空间规划方面,《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更好地对接昆山、太仓及周边城区和上海中心城,打造沪宁城市发展廊道、沪嘉城市发展廊道和城镇协作发展廊道,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空间格局。

此外,区交通委积极参与市人大嘉定代表小组“关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嘉昆太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研究”专题调研,为“十四五”期间构建长三角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2、加强科创领域合作。由我区牵头主办的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两届,科交会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2019年第二届科交会范围覆盖长三角三省一市的13个城市,科技成果专项拍卖成交金额2500万元,为第一届科交会的2倍),为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管理等科创要素的对接提供了市场空间,推动高新技术的商品化进程,促进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带动区域科创和产业的发展。通过线上平台建设,为科创企业提供365天全天候服务。科创企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强。2019年,长三角科技双创券平台上线,当年共入库检测服务和大型仪器2081项,发放双创券额度1610万元。2020年截至5月30日,平台新增检测服务和大型仪器450项,每家企业申领双创券的额度从10万元提高至30万元,当年累计发放长三角科技双创券5040万元。

3、深化产研“飞地”合作模式。以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为代表的“科创飞地”走出一条科创合作的新路径。长三角地区的企业通过在“飞地”内设立企业研发中心享受到嘉定的科创、人才资源。目前,嘉定与温州合作共建的“科创飞地”共5处:位于嘉定工业区的温州(嘉定)科技创新园由6幢独立办公楼组成,面积约9600平方米,已有21家企业入驻。位于安亭镇的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面积约2200平米,已有7家企业入驻。位于南翔镇的乐清·南翔科创合作基地面积约3600平方米,已有10家企业研发中心入驻。嘉定菊园和温州龙湾互设“长三角双城产业联动科创中心”完成项目选址。其中启动较早的瑞安(安亭)飞地创新港、乐清·南翔科创合作基地中已有科技研发成果开始陆续在温州生产基地中产业化落地。

嘉定工业区与浙南产业集聚区合作建设的嘉定先进制造业(温州)基地也已经初具规模,园区规划面积1.58平方公里,首个汽车产业项目于2019年落地。

4、共促营商环境优化。嘉定与温州通过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完善行政审批流程,分批推进“一网通办”,共同打造更加开放高效的营商环境。率先推动51项法人事项和个人事项在长三角地区实现“一网通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首张嘉定与温州跨区域通办的营业执照(目前已累计发出5张跨区域通办的营业执照)。嘉定与温州、昆山、太仓、上汽集团共同投资设立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已募集资金17.5亿元,完成11个产业项目的投资,项目涵盖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和消费服务。

三、协同配合,全力推动各领域合作共建

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对接,完善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交通领域,完成“嘉昆太城市综合交通发展研究”调研报告,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省际道路对接工程嘉定城北路-太仓岳鹿公路(霜竹公路-省界)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已在本月28日建成通车。2019年至今,嘉定和昆山、太仓之间已开通5条跨区域运行公交线路,实现我区公交跨省运行零的突破。在生态环保领域,加强生态共保和环境共治。实施毗邻地区垃圾跨界处置(嘉定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每日帮助昆山、太仓各处理150吨生活垃圾)。与太仓共建“浏河生态走廊”,制定工作机制,明确部门分工,合力维护区域环境质量。在教育领域,畅通教师挂职学习渠道,推动教科研成果在嘉定、温州、昆山、太仓间的交流,共同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持续推动高技能人才联合培育,依托“嘉昆太”职业教育联盟,推进三地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在医疗卫生领域,全区38家定点医院可以开展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市民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已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全部41个城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在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协助下加入“全国眼视光联盟”,共享专家资源。眼视光医院协助区中心医院培训眼科医护人员并支持眼科专家异地看诊。从2018年至今,共有100名温州市全科骨干医生在嘉定完成进修培训。在文化旅游领域,2018年开展嘉定居民游览温州国有景点免门票活动,为2万多人近10万人次嘉定游客免除门票费用约500万元。2019年,在“上海嘉定·F1一千站”主题园活动中首次增加“远亲近邻—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城市”内容,全面展示了温州、昆山、太仓等地的长三角特色旅游资源,推进旅游一体化发展。在社会治理领域,与昆山、太仓合作建立“智慧公安”协同机制,统一科技装备设施建设、使用、管理标准,开展信息化装备升级改造;共同应对跨区域治安突出问题,打造“长安”嘉昆太。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一地失信,多地受限”的联合奖惩机制,让不断优化的区域信用环境助力更高质量发展。今年年初,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嘉定与毗邻的昆山、太仓依托一体化治理的工作机制,迅速筑起联防联控的网络,并率先实施“工作通勤证”等机制,及时助力复工复产,为实现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总体目标做出了贡献。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够在我区迅速落地生效,主要是因为嘉定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将党的建设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的引领力量,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深层次合作共赢的发展优势。2019年2月26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浙江省温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和上海市嘉定区共同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城市党群建设创新发展研修院”,三地合作成立“长三角区域城市基层党群共建联席会议办公室”。2018年9月21日至2019年3月31日,温州市委组织部选派了14名领导干部来嘉定经济重要部门、有关街镇进行了为期半年挂职锻炼,有效促进了区域间的互融互通,加强了地区间的合作交流。

下一阶段,我们将根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湖州座谈会精神,与长三角合作城市一起探索构建更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继续参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相关改革,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坚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优势产业引领功能、开放枢纽门户功能等城市核心功能,以一体化发展带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我区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特此报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