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上海市嘉定区2019年财政决算报告

2020-08-28 点击数:

──2020年8月28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嘉定区财政局局长 胡明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上海市嘉定区2019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本区2019年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9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区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良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0730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55561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8533万元,调入资金27406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4205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77000万元,收入总量4116715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6456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7%。加上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087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79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2484万元,支出总量4116715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5532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9%,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555614万元,区财政与镇财政的结算收入69597万元,上年结转收入88533万元,调入资金27406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9405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277000万元,收入总量2489531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218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7%,加上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00875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8792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8030万元,支出总量2489531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810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6.4%,加上与区财政的结算收入397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8045万元,收入总量440125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845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6%,加上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667万元,支出总量440125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从收入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区本级税收收入84579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3%。其中:增值税28716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6.8%,增值税收入高于预算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商品销售保持一定增长和动用增值税免抵调库。企业所得税10695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2%。契税15027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89.8%,主要是因房地产交易量下降,导致契税收入低于预算。个人所得税5676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1%。区本级非税收入20952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7.6%,主要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收入减少。

从支出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区本级支出21218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7%。其中:教育支出40154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9%,主要是因新建学校两次装修、校舍维修等工程项目进度慢于预期,导致实际支出少于预算。科学技术支出8653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4%,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区域合作与联动、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和创新创业培训服务等项目进展慢于预期,导致实际支出少于预算。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899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8%,主要是字砖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实际发生支出少于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012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5%,主要是财产诉讼保全费、医疗费用报销OCR智能审核系统、医保“双一流”工作经费、伤残军人假肢费等项目经费实际支出少于预算。卫生健康支出2031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3%,主要是慢性病综合防控项目经费、区属二级医院DRGs质量监测与评价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卫生应急处置和医疗保障经费等项目经费实际支出少于预算。节能环保支出493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9.7%。城乡社区支出24705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9.0%。农林水支出24592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1%,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重污染河道治理工程、黑臭河道整治工程等项目实际支出少于预算。交通运输支出9235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8.7%,主要是安新路(宝钱公路-徐潘路)维修工程等养护维修项目实际支出少于预算。

区对镇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390651万元,其中:返还性补助12410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72200万元,专项转移支付94350万元。

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预算执行中年初难以预见及政策调整增加的支出,动支预备费予以安排,不足部分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9年动支预备费40700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绩效提标、智慧公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算等支出。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9405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河道综合整治、新建道路等项目支出。上述支出,已根据《201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有关规定归入相应支出科目。

2019年,结转下年支出48792万元,其中:市级专项转移支付35054万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13738万元,主要是水利建设、林业建设、都市现代农业、公交、裕民南路下穿G1501等项目推进较慢,相应专项结转下年支出。

2019年,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5142万元,比年度预算数减少1324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600万元,减少44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4312万元(其中:购置费1828万元,运行费2484万元),减少522万元;公务接待费230万元,减少353万元。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比年度预算数减少,主要是各部门严格执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

2019年决算报告中的区本级、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动用和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等决算数与年初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不致,主要原因是上述数据年初人代会报告使用的是预计数,现根据决算情况进行了调整。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入88827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6.8%。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115865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490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3179万元,收入总量1497316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96426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1%,加上调出资金270563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61600万元,支出总量129642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20089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向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249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0%,其中:上缴利润收入4007万元,股利、股息收入8488万元,加上动用上年结余3069万元,收入总量1556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160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7%,加上调出资金3499万元,支出总量15108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4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数,与向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四)政府债务情况

市财政局核定我区的政府债务限额为3832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为2191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为1641000万元。截至2019年年底,本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39056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78422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606344万元。我区政府债务规模总量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二、2019年预算执行效果和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2019年,我区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区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初预算和调整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切实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

财税部门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政策的精神实质,强化政策宣传,简化办事流程,优化纳税服务,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年累计减税约138亿元,影响区级收入约35亿元。

(二)持续保障民生福祉

2019年,区本级继续保障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所需,十一大类民生支出达1731431万元,占财政支出的81.6%。

一是积极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投入401540万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持续推进“爱嘉学子”品牌活动,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完善专业教室设施设备,落实市特教三年行动计划。

二是努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投入203186万元,扎实推进区域医联体、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有效落实控费工作,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提高60岁以上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逐步扩大“3+X”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试点范围。

三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投入290122万元,积极保障各项养老实事项目落地,不断提高养老保障待遇,增加认知症照护床位、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综合为老服务分中心和老年人助餐场所总量,推进养老机构房间故障电弧安装,着力深化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四是不断提升嘉定文化影响力。投入38994万元,继续扩大“文化嘉定云”和“我嘉书房”的品牌示范效应,“百姓大舞台”“百姓大展台”等百姓系列文化活动内容进一步丰富。通过新建改建等方式,增加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供应,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常年开放工作。

(三)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科技嘉定”发展动力。投入86531万元,大力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双创券等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培育工作,推动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中试应用和产业化,提升众创空间孵化育成能力,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体系优化升级,探索以创新模式发挥政企联动效应,牵头联手温州、昆山、太仓、上汽集团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

二是全面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投入45567万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服务企业实效,落实民营经济发展27条等政策,向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增资8700万元,助力中小企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

三是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投入49362万元,以“1+3”专项计划为抓手,稳步推进、全面部署、坚决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完善河长制,支持污水截污纳管、雨污混接改造和“断头河”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创建最美河道,创建“河长制”示范镇,深入实施消除劣V类水体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国控、市控考核断面系统治理,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四)全力打造创新活力之城

一是着力推动城市能级提升。投入247050万元,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落实城市公共设施管养经费,强化地下基础设施和燃气安全管理,加大旧住房综合修缮投入,助力城北路、轨道交通14号线曹安路站等重大工程顺利推进,保障建设用地减量化奖补资金,全力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科学化水平,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

二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245924万元,建设“美丽家园”工程,推进美丽乡村村庄改造,全面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建设“绿色田园”工程,完成“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发挥农产品质量监管“四员联动”机制的优势,全面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建设“幸福乐园”工程,落实好支农惠农政策,加快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全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四好农村路”,提升农村公路管养水平。

三是不断提升区域综合交通能力。投入92359万元,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全面实现智能集群调度管理,新辟和调整线路15条,着力落实线路增能,不断提高公交运行管理水平。支持交通路网完善,沟通省际交通的城北路结构贯通,陈翔路下穿S5地道顺利通车,持续推进印象城等重点区域周边道路建设。强化省际联动,推动长三角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五)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制定《嘉定区区对镇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转移支付的设立、期限、绩效目标设置和评价进行了明确,并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下达方式和下达时间提出要求。二是出台《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实施意见》,对所涉及的10个领域120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逐一明确区与镇财政事权划分。三是深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制定《嘉定区街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区级预算单位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并启动街镇支付电子化管理试点改革。四是加快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与财政部、市财政局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意见,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纳入三年规划,印发了《嘉定区2019年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点》,制定了《关于我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五是增强“三本预算”统筹合力。在保持政府性基金结余按一定比例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同时,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的要求,按照28%的比例将2019年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三、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财政管理基础工作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经过全区共同努力,2019年财政预算决算情况总体良好。但从2019年区审计局、财政部驻上海监管局对我区的各项检查情况看,我区在财政管理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下一步我们将注重从制度上、机制上着力,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完善,强化源头防范,减少问题存在。

(一)全力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受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不确定因素增多,区域特强的汽车产业不景气和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等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收入分析的质量,提高对形势的预判能力,组织好收入,按照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进一步严控一般性支出,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二)加强预算支出执行监管。进一步完善预算支出执行进度月度通报制度,对支出执行进度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预算部门,及时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和效率。

(三)持续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上海市财政局对预算信息公开的统一要求,严格做好政府预算、决算、预算绩效管理、国有资产情况等信息公开管理,接受公众监督。

(四)加强财政管理制度化建设。一是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意见》进行修订,以适应现行上位法变化及管理实际的要求。二是对教育统筹方式及区镇承担比例作进一步研究,充分保障教育支出水平。三是加强对中央、市级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限内予以及时下达。四是梳理区管公司的代建项目和保障房建设项目情况,逐步理顺区财政与区管公司间的关系;五是分类制定经营性资产处置流程和方法,编制实施方案,规范处置过程,拓展处置渠道,提高国有资产的处置收益。

(五)推进街镇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全覆盖。重点推进除马陆镇、菊园新区两个试点街镇外的其余10个街镇完成支付电子化改革,进一步规范街镇政府支出行为,确保财政资金拨付安全、高效。

(六)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制定本区预算绩效管理年度工作要点,明确区级预算部门和街镇年度绩效评价任务和工作要求。着力推进绩效管理基础工作,基本实现绩效管理覆盖全部预算部门和全部资金来源的目标。升级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系统融合为“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系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区人大高度重视财政管理、改革发展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区财政管理的规范、高效、公开、透明。我们将进一步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