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2019年度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0-10-26 点击数:

──2020年10月26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

嘉定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嘉定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

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今年常委会会议将首次听取和审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为做好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前期准备,区人大财经委、常委会预算工委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深入调研,听取了区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横沥河、祁迁河、嘉宝片林等自然资源,并召开了多场座谈会,听取了相关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根据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有关要求,按照上海市国有自然资源管理统计标准和口径,建立和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报告制度,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加快自然资源管理的改革创新,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有序推进各层级规划编制,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区政府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各类城乡规划编制,推动生态、城镇、乡村融合发展。立足服务全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需要,围绕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加快推进相关规划落地,为城市发展做好空间布局。

(二)不断完善土地资源管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土地储备机制不断完善,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持续推进,为腾挪建设用地指标起到重要作用。统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逐步盘活存量工业用地资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耕地保护与利用,形成区、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局面,推进耕地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改善,重污染天气明显减少。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提升河湖长效管理水平。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完善林业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构建生态空间新格局。夯实生态环保责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惩治力度。

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区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调研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予以研究解决。

(一)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基础有待夯实。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尚未形成与报告制度相适应的规范化资产核算指标、统计标准、技术方法、操作口径,资源数据质量尚待提高。资源精细化管理水平仍需提升,智能化资源管理系统亟待完善,资源管理相关政策措施的系统性、精准性和集成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需协调推进。水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仍有部分水体水质不稳定,达标后出现反复现象。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对标全市森林覆盖率仍有一定差距。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工作机制有待健全,执法监管相对分散,部门间信息共享不及时、执法合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

(三)土地利用集约节约水平有待提高。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工作进入攻坚期,但在企业动迁成本不断上涨、各级财政面临较大压力、各级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积极性不高的背景下,减量化任务依然艰巨。全区储备土地存量具有一定规模,但从存量结构上看,存在净地占比偏小、储备时间偏长、土地储备成本认定不够清晰、储备土地多头管理等问题。

三、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意见建议

为加强和改进我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夯实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基础。要增强对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监管等各个环节,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注重制度供给的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要全面摸清国有自然资源家底,主动探索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升基础数据质量,为加快自然资源(资产)价值评估工作夯牢根基,争取实现由数量到价值的转换。要有效提升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智能化,把数据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二)着力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不断提升水环境治理效果,把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周边区域开发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要完善林地支持政策,抓增量控减量,加快推进林地抚育,提升林地功能,加大力度进一步缩小森林覆盖率与全市差距。要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确保土壤安全利用。要健全自然资源执法监管制度,加强跨区域、多部门的执法联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形成执法监督工作合力,有效提高监管成效。

(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开发利用。一是要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优化国土资源空间布局和结构。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全面推进“多规合一”,结合自然资源禀赋、开发利用强度、发展目标需求等因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协调产业发展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储备体制机制,促进土地储备健康发展。加强土地储备顶层设计,健全土地储备协调机制;厘清存量储备土地,加快推进毛地变净地,做好出让准备;合理安排土地出让进度,控制增量,消化存量;发挥存量储备土地资产价值,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效益。三是要坚持绩效为导向,走出一条土地减量化良性循环之路。加大建设用地减量化力度,坚持盘活存量为主,加快推进多主体、多形式的“腾笼换鸟”,拓宽存量土地盘活路径,引导土地资源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会议审议时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