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制《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情况报告
──2021年2月1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管红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受嘉定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编制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如下。
一、关于《规划纲要(草案)》的起草过程
2019年6月,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嘉定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召开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标志着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开始。在前期20项重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区发展改革委于2019年末完成了《嘉定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2020年2月,区人民政府印发《嘉定区“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形成了由37项专项规划、12项街镇规划和5项重点功能区规划组成的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体系。2020年4月起,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相关街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街镇“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重点举措和短板瓶颈。2020年10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和重点功能区四大主题,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各规划编制部门对各自规划编制的领域、区域“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指标、项目、任务等的总体思考。2020年12月,区委召开“十四五”规划专家座谈会,为《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开拓工作思路、推出战略举措。
区人大对《规划纲要》起草工作高度关注。区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4月初召开了本区“十四五”规划专题调研启动会议,围绕加快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等八个专题进行了调研。11月中旬,区发展改革委在区人大代表知情报告会上,介绍了《规划纲要(草案)》相关重点内容。12月初,区人大常委会听取了区发展改革委关于本区“十三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情况的汇报。此外,各级人大代表们还开展了集中联系社区活动,听取人民群众对“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涉及民生领域内容的意见建议,并将在课题调研、听取建议中的收集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提供给了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0月和12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召开后,区委、区政府多次召集有关部门深入学习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市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并与区委“十三五”规划《建议》加强衔接。12月15日,区委六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本区“十四五”规划《建议》后,区发展改革委根据《建议》要求,对《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完善,并向全区各部门、各街镇征求意见建议。目前各方意见建议已融入到《规划纲要(草案)》中,并经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此外,“十四五”规划编制注重把开门办规划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根据区委和区政府工作要求,开展了“奋进‘十四五'·共绘新蓝图”规划大讨论大调研”工作。在线上共征集到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110条;在线下共征集意见建议668条。目前,已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类,融入到《规划纲要(草案)》和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
二、关于《规划纲要(草案)》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
(一)总体结构
《规划纲要(草案)》分为三大板块,共4万7千字,由十五个章节组成,较“十三五”《规划纲要》多了五个章节,从而使得整个规划更为丰富、更为立体。
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个板块,为总体思路。第一章为推进高起点上的新发展,主要总结“十三五”发展成绩和不足,分析“十四五”发展环境特征,并提出本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第二章为描绘“十四五”规划蓝图,主动融入和服务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主要提出“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本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第三至第十四章构成第二板块,为“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发展任务。其中,第三章为全力构筑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的空间结构;第四至第八章提出通过以五大功能区建设引领城市功能、现代产业、科技创新、融入虹桥和乡村振兴五大重点领域发展;第九章呼应市委提出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提出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工作举措;第十章是关于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注重于社会民生、文化文明和社会治理三大领域。第十四章为推动重点领域改革。
第十五章为第三板块,为规划的实施保障。主要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加强政策项目保障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来保障规划的实施。
(二)主要任务
“十四五”时期本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具体有十二个方面:
1、全力构筑嘉定现代化新型城市的空间布局。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二是积极打造五大功能区;三是加强土地、人口等要素资源科学配置。
2、以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带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拓展国际视野、对接国家战略,高起点描绘嘉定新城大规划格局;二是聚焦远香湖中央活动区,展望未来生活场景,高标准打造嘉定未来发展具有活力的重要增长极;三是率先建成枢纽型、高能级、智能化的大交通体系;四是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3、以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推动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二是加快培育三个千亿级发展新动能;三是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
4、以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持续提升。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二是推动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三是打造两个千亿级科技园。
5、以全面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推动形成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全面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二是全面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是全面提升嘉定综合保税区能级。
6、以嘉北生态涵养区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重点从六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提高都市绿色现代农业发展能级;二是提高乡村人居环境水平;三是发挥新市镇和撤制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四是促进生产生活更加绿色低碳;五是强化环境质量和保护;六是促进绿色生态建设。
7、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优势;二是加快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三是积极营造美好数字化生活体验。
8、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二是实施一批重大人才政策;三是营造人才安心发展的整体环境。
9、共建共享美好的幸福之城。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加快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推动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三是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0、擦亮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名片。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三是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质。
11、提高现代化新型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安全韧性城市。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构建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二是全力筑牢城市安全底线;三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12、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重点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二是着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三是积极打造法治政府。
三、关于《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
《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充分体现对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具体落实。根据市政府有关“十四五”《规划纲要》指标设定“少而精”的总体工作要求,《规划纲要(草案)》在综合各部门专项规划提出的相关指标,并对应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纲要(草案)》主要指标体系,分为五大类,共22项。在指标设置过程中,突出“三个相结合”:一是注重延续性和创造性相结合。在目前形成的22项指标中,有11项指标是沿用“十三五”《规划纲要》的指标,另外有11项指标是新增指标。二是注重对应市级和突出本区特色相结合。在22项指标中,有13项指标与市级指标相对应,特别是在一些新增的指标中也努力加强对应,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反映本区“十四五”时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三是注重引导性和约束性相结合。本区主要指标共分为15项预期性指标和7项约束性指标,从而进一步发挥好指标体系对于规划实施的指挥棒和助推器的作用。具体如下:
1、综合实力类指标4个,都是预期性指标,包括:地方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与全市保持同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达到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2500亿元;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提升率达到20%。
2、发展动力类指标3个,都是预期性指标,包括:三个千亿级产业总产出年均增速达到10%;在线新经济总产出年均增速达到15%左右;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6家。
3、创新驱动类指标3个,都是预期性指标,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00家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比重达到5%以上。
4、社会民生类指标6个,4个预期性指标、2个约束性指标,包括: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一级园比例达到50%左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旧住房综合改造完成150万平方米;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市下达指标以内。
5、生态环境类指标6个,1个预期性指标、5个约束性指标,包括: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7.5%左右;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大气常规污染物年均浓度完成市下达目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