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化嘉定”人文魅力推进情况的报告
──2021年5月28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八次会议上
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姚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政府委托,我就“教化嘉定”人文魅力推进情况作如下汇报。
近年来,嘉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重要论述,对标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更好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始终把文化和旅游事业放在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全力响应“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加快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增强“教化嘉定”人文魅力。
一、基本情况
在嘉定区全面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进程中,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积极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围绕一条主线,持续擦亮三个品牌。一条主线,即以推动文化与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为主线,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原则,激发文旅发展新动力。三个品牌分别是“教化嘉定”品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品牌和上海旅游目的地品牌。
二、工作举措与主要成效
(一)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供给、社会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方位促进公共文化体系、机制和能力建设。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重点突出“三个化”:
一是提高公共文化标准化服务水平。率先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标准化试点。首创县域集成性公共文化服务,搭建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率先建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推动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实现全面标准化管理,切实提升四级公共文化阵地服务效能。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效能。在全国率先建成“文化嘉定云”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平台,整合全区图书服务、群众文化、文博艺术、广播电视等文化服务资源,模式得到全国推广。建设“文化e家”地方特色文化服务数据库,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文化众筹”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品牌。三是丰富公共文化社会化服务供给。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充分发挥文化场馆理事会和议事会作用。将政府主导下的市场供给与非营利组织协助供给、公众自愿供给相结合,打造形成“我嘉书房”社会化合作品牌项目,搭建区公共文化内容供给平台。
(二)大力传承“教化嘉定”传统文化
一是积极打造中国曲艺名城。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第四个、上海唯一一个“中国曲艺名城”,打造形成全区近60个区级、镇级和村级曲艺基地,推动南翔镇创建成为“中国曲艺之乡”。结合传统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推出曲艺剧《垃圾千金》、中篇评弹《一代外交家—顾维钧》等一批原创精品,连续多年承办市青少年曲艺大赛等品牌活动,持续扩大曲艺名城影响力。二是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制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三年行动计划、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暂行规定和利用管理办法,加强制度保障。严格保护全区187处文物,在巡查到位、修缮到位、管理到位的基础上,积极配合老城开发,推动文物利用。三是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围绕非遗传承,开展非遗进校园和非遗在社区工作,举办非遗主题游园、非遗传统戏剧专场巡演、“非遗亲子课堂”等活动。加强非遗文旅融合,推出非遗文旅宣传片《嘉游记》。四是提升文博美术场馆影响力。围绕嘉定建县800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深度挖掘馆藏资源,开展馆际交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文博美术场馆的运营和服务能力。打造“嘉博学堂、“活化孔庙”“爱上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品牌;充分发挥韩天衡名人效应,举办各类高质量展览,打造文化地标。
(三)积极打造嘉定旅游品牌
一是打好汽车牌,提升汽车文化旅游影响力。以F1赛事为引领,每年举办上海汽车文化节,推出赛道嘉年华、汽车博览、文旅休闲和汽车商务等活动,提升汽车文化影响力。整合上赛场、汽车博物馆、汽车博览公园等资源,举办老爷车展、改装车展等活动,打造集汽车文化、汽车会展、汽车旅游于一体的主题线路。二是打好人文牌,提升地方文化旅游吸引力。深入挖掘整合嘉定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历史文化名镇文旅业态提升。推出四季主题旅游线路。结合嘉定历史人文和非遗传承特点,在环城河步道、南翔老街檀园、西云楼商业街等一批重点项目中有机嵌入嘉游站、我嘉书房等文化和旅游元素,凸显城市人文形象。持续打响嘉定旅游节、孔子文化节、南翔小笼文化展等节庆活动品牌。三是打好田园牌,提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力。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培育壮大马陆葡萄、华亭哈密瓜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形成嘉北郊野公园等乡村旅游点,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三、存在问题
尽管在增强“教化嘉定”人文魅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
1、文旅融合发展机制需整合完善。对标“文旅融合”大背景下机构改革要求,区、镇两级工作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嘉定区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有一定空间。
2、文旅人才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构建与“教化嘉定”人文魅力目标相适应的人才保障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政策向专职人才倾斜的力度,为用人单位吸引和留住人才,也是需要探索并解决的问题。
四、下阶段工作思路
结合“十四五”发展和嘉定新城建设,在市级部门支持下,打造“世界级”汽车文旅目的地、打造“强引力”特色文化品牌、推动“高品质”旅游产业集群、培育“升级版”文旅公共服务。
(一)大力提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水平
加强文旅融合顶层设计,对标一流标准,推进理念、机构、职能、人员的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推出更多文化和旅游的精品,切实做到“文化+旅游”1+1>2,实现双赢、共赢。一是打造高水平汽车文旅品牌。结合我区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重点突出“汽车文旅”文旅品牌。通过重塑上海汽车博物馆、汽车博览公园等汽车文化地标,提升汽车文旅品质;推动汽车文化节与上海旅游节互动衔接,提升平台功能和服务能级;形成一批汽车文化链接点,放大汽车文旅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二是培育高品质文旅节庆活动。在现有品牌节庆基础上,争取在市级支持下,继续引进与新城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文旅资源、市场主体,培育一批高水平文旅节庆产品,不断丰富旅游新体验、新业态,扩大旅游节庆影响力。三是推动企业高质量联动发展。联动市级重点旅游企业、在线平台和嘉定本土旅游企业,进一步壮大主体、做活市场、拓展客源,推动项目发展、产业升级,打造历史人文旅游功能集聚区、汽车文化旅游功能集聚区、乡村休闲旅游功能集聚区。
(二)大力提升公共文化精准服务水平
一是加强公共服务硬件建设。用足用好区级服务设施,在人口较多的街镇增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分中心;全面提升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硬件建设水平。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通过标准化管理平台、文化嘉定云平台、文化资源供给平台三大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做强做实线上资源供给服务。通过跨区域联动、文化走亲等方式,提升嘉定影响力,打造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域。三是提升人才队伍专业水平。争取政策支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多途径、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制度,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
(三)大力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一是加强文博美术场馆品牌建设。传承弘扬“教化嘉定”文化底蕴,加强嘉定孔庙、法华塔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擦亮文博艺术品牌。推动陆俨少艺术院与上海中国画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打造“海上中国山水画”文化品牌。二是打造长三角青少年曲艺展示中心。发挥中国曲艺名城效应,依托“长三角曲艺合作联盟”,开展长三角地区青少年曲艺大赛等活动,努力发挥曲艺名城在长三角地区文艺发展一体化战略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打造长三角非遗美食交流中心。以“南翔小笼”“徐行蒸糕”“江桥羊肉”“娄塘塌饼制作技艺”等美食项目为抓手,依托“南翔小笼文化展”“娄塘杯”美食大赛、长三角非遗嘉年华等活动,吸引江苏、浙江、安徽以及上海其他区县的非遗美食交流展示。四是打造长三角江南文化文献研究中心。立足嘉定,兼及长三角,开展江南文化文献的征集、整理、交流和展示等工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