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20年财政决算报告
──2021年7月26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上
嘉定区财政局局长 胡明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上海市嘉定区2020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本区2020年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2020年,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区上下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和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经济下行的各种挑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完成了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重点报告以下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040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59516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8792万元,调入资金55321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7421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25000万元,收入总量4013594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9300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5%。加上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603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536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689190万元,支出总量4013594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052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3%,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595169万元,区财政与镇财政的结算收入85024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8792万元,调入资金553212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8822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325000万元,收入总量2756544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393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7%,加上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66033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536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585779万元,支出总量2756544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3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0.1%,加上与区财政的结算收入471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0万元,收入总量358097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908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5.1%,加上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9009万元,支出总量358097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从收入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区本级税收收入73317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6%。其中:增值税23549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0.2%,增值税收入高于预算的主要原因是下半年工业制造业生产持续恢复。企业所得税9267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3.8%。契税19941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7.7%,主要是下半年土地和房产交易有所增加,契税收入增长较快。个人所得税587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3.9%,主要是红利型个人所得税增长明显。区本级非税收入24735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7%,主要是区财政积极挖掘潜力,多渠道盘活国有资源资产增加收入。
从支出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区本级支出193936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7%。其中:教育支出39983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1%,主要是因嘉定区无线城市扩充校园覆盖二期项目和公共安全教育体验馆实训活动项目等推进慢于预期,导致实际支出少于预算。科学技术支出9720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3%,主要是国际汽车城区域招商项目扶持资金、优秀人才货币购房补贴实际发生支出少于预算。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632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5%,主要是美术馆外立面翻新等项目进展慢于预期,导致实际支出少于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9353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8.1%,主要是区级社区公益项目资助、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等项目经费实际支出少于预算。卫生健康支出17407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6%,主要是部分防疫专项经费、医疗救助专项经费、医院二期开办设备等项目实际支出少于预算。节能环保支出4750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9.3%。城乡社区支出17474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6%,主要是部分旧住房修缮改造项目推进慢于预期,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市容环境整治补贴等项目经费实际支出少于预算。农林水支出12752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7%,主要是区再生能源中心周边重点生态廊道建设项目二期建设进度慢于预期,导致实际支出少于预算。交通运输支出11308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9.2%,主要是绿苑路养护维修工程、港航应急专项、“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等项目实际支出少于预算。
区对镇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388368万元,其中:返还性补助101472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59748万元,专项转移支付127148万元。
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预算执行中年初难以预见及政策调整增加的支出,动支预备费予以安排,不足部分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0年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和压减一般性支出,全年支出比年初预算减少176720万元,年初预算安排的预备费40700万元全额调减。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8822万元,主要用于乡村振兴、河道综合整治、新建道路等项目支出。上述支出,已根据《2020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有关规定归入相应支出科目。
2020年,结转下年支出65367万元,其中:市级专项转移支付53558万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11809万元,主要是林业建设、都市现代农业、旧房综合改造、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部分道路建设等项目推进慢于预期,相应专项结转下年支出。
2020年,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2726万元,比年度预算数减少287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7万元,减少1188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595万元(其中:购置费743万元,运行费1852万元),减少1284万元;公务接待费124万元,减少407万元。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比年度预算数减少,主要是各部门严格执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2020年决算报告中的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等决算数与年初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不一致,主要原因是上述数据年初人代会报告使用的是预计数,现根据决算情况进行调整。)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23423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9.6%。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45916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55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798万元,收入总量3057345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195807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4%,加上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9794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26027万元,调出资金548488万元,支出总量273053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326813万元。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3423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9.6%,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459160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255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798万元,收入总量3057345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90997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9.1%,加上补助下级支出63740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9794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0382万元,调出资金548488万元,支出总量2730532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32681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向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574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0.0%,其中:上缴利润收入8011万元,股利、股息收入7734万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119万元,收入总量1586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35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5%,加上调出资金4724万元,结转下年支出119万元,支出总量152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余66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数,与向区六届人大六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四)政府债务情况
市财政局核定我区的政府债务限额为4054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为2350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为1704000万元。截至2020年年底,本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60659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94319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663400万元。我区政府债务规模总量适度,风险总体可控。
二、2020年预算执行效果和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2020年,我区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要求,认真落实区人大审议通过的年初预算和调整预算,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贯彻“以收定支”原则,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切实做到有保有压,积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一)全力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一是强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医疗救治、疫情防控设备和防控物资供应以及其他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经费的保障,建立抗疫经费应急保障机制,全力支持疫情防控体系建设。二是积极发挥财政直达资金作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就当前形势为基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下达抗疫特别国债等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的重大决策部署,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分解下达资金,确保直达资金快速、高效使用,有效发挥其经济稳定器作用。三是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落实了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减免中小企业房屋租金政策,切实保障各项阶段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重点减轻中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加快恢复正常经济、生活秩序。
(二)全力保住基本民生底线
2020年,区本级继续保障教育、卫生、养老、文化体育等民生事业的发展所需,十一大类民生支出达1544107万元,占财政支出的79.6%。
一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投入399839万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提升家门口学校的办学品质,构建优质均衡、开放协同、融通衔接、智慧共享、服务全民终身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初中强校工程、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
二是全面推进健康嘉定建设。投入173368万元,围绕健康嘉定建设,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以三甲医院为龙头、区域性医疗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保障,形成保基本、提品质、优结构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供给体系;积极支持全区家庭医生“1+1+1”签约;制定秋冬季疫情防控方案,有序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医疗救治、防控物资和公共卫生队伍等应对准备,持续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
三是健全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投入294237万元,完善高水平就业体系,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发展多元化养老模式,不断夯实养老基础条件,全区养老床位不断增加,核定床位总量达9760张,占比为户籍老年人口的4.3%,社区助餐服务场所增至360个,积极建设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四是提升嘉定文化软实力。投入36138万元,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持续擦亮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名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三)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投入97209万元,落实《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全面完成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形成产学研用全链条机制,启动建设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先进激光、人工晶体两大平台列入市级功能型平台培育计划。全面推进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新兴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投入9008万元,出台应对疫情“双12”扶持政策,制定提振消费和促进商贸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三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投入47508万元,启动实施“百日攻坚行动”,重点开展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违规排放垃圾残液治理等专项行动;不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完成市级重点生态廊道建设1.2万亩,新增绿地78.6公顷、绿道12公里;持续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街镇创建,强化垃圾分类源头减量,积极倡导“光盘行动”,实现四分类垃圾“三增一减”。
(四)全力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不断优化城市功能。投入174747万元,对标全市新城战略布局和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定位,高水平谋划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持续完善,苏州河中心城区两岸(嘉定段)贯通工程、嘉北自来水厂深度处理、区建筑垃圾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等一批民生项目顺利建成;建立形成“创城三五行动+美丽系列+常态化督查”长效管理工作机制,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区复评。
二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投入127529万元,深入实施“美丽家园”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505条、段河湖消劣任务,不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深入实施“幸福乐园”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全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深入实施“绿色田园”工程,支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全面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三是努力完善区域交通体系。投入113083万元,支持交通路网完善,沪苏通铁路一期建成投运,轨交13号线西延伸段、轨交14号线(嘉定段)、S7地面道路等一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全区道路总里程达到1403.9公里。实施公交优先战略,调整公交线路13条,全区公交线网总长度达到680公里,不断提高公交运行管理水平。
(五)全力完善财政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有效的转移支付机制和管理办法。制定了《专项转移支付内部操作规程》,为及时落实上级转移支付、规范区对镇转移支付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完善土地收支管理办法。修订出台了《嘉定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的使用范围,优化调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区镇间的分配。三是完善社区卫生经费区级统筹实施方案。修订了《嘉定区社区卫生经费区级统筹实施方案》,扩大统筹范围,将村卫生室的日常运行经费纳入区级统筹,明确了相关基本建设补贴标准。四是继续推进预算定额管理。优化2021年综合公用经费定额,继续实行综合公用经费定额管理,制订物业管理限额标准,切实控制行政运行经费。五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以全面厘清行政事业单位房屋家底、完善管理体系为目标,全面梳理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产和出租、出借情况,依法依规对行政事业单位低效经营性资产进行了处置,为下一步加强区级行政事业单位房屋资产管理夯实了基础。
三、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扎实做好财政管理基础工作
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的有力监督下,财政运行经受住了疫情和经济下压力的冲击,2020年财政预算决算情况总体良好。但从2020年区审计局、财政部驻上海监管局对我区的各项检查情况看,我区在财政管理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财政运行和改革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一是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收支矛盾加剧,“紧平衡”成为常态;二是绩效目标编制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合理;四是政府债务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对此,区政府高度重视,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全力以赴确保收入稳定增长。紧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的年度目标,进一步完善月度的跟踪预测机制,加强财政收入研判分析,关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收入变化,加强收入征管,保障年度目标顺利完成。
(二)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推进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作为预算编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刚性支出,确保兜实基本民生保障,确保疫情防控支出,确保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支出。
(三)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继续推进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形成“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结果与安排预算、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挂钩应用,建立部门重点绩效评价目录管理,加大绩效目标、绩效自评结果等信息公开力度,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四)持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工作的通知》(财办〔2019〕44号)和市财政局相关文件要求,在区镇两级稳步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快构建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财政制度,全面提高各级预算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水平,为现代财政管理提供支撑。
(五)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中央对地方防止政府债务风险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融资机制,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严格落实化债计划,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严禁变相举债,在严堵后门的同时,开好规范融资的前门,依法合规使用好政府债券资金,充分发挥政府债券拉动有效投资的积极效应。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区人大高度重视财政管理、改革发展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区财政管理的规范、高效、公开、透明。我们将进一步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