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区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决议情况的报告
──2021年9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二次会议上
嘉定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傅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七五”普法以来,嘉定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嘉定法宝”“嘉定德宝”品牌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为加快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法治氛围。我区继荣获全国“四五”“五五”“六五”普法先进区之后,又被评为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下面我代表区政府就本区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决议情况报告如下:
一、“七五”普法推进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政治统领,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高起点谋划
1.全域领导,夯实普法基础。“七五”普法以来,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参加普法依法治理重大活动12次。区委、区府转发“七五”普法规划,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七五”普法决议。区委高度重视,将普法依法治区和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到区委对区级机关、街镇的年度绩效考核。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区党委(党组)积极组织实施“七五”普法,推动普法工作。
2.专责机构,健全工作机制。结合机构改革情况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调整全区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增加到53个。各街镇、各部委办局普遍成立了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落实专人负责日常普法教育工作。2019年,成立了中共嘉定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每年召开扩大会议,制定工作要点和任务清单,及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3.专业力量,保障工作有力。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七五”普法工作需要,把法治宣传教育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人员、普法讲师团、志愿者队伍齐全,先后成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区级队伍14支,命名优秀法治讲师127名。每年举办法宣干部专 题培训班,设计编印普法依法治区管理手册台账,成员单位、街镇全覆盖。
(二)常态化宣传,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高质量开展
1.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连续5年开展宪法学习工程,组织62项各类宪法宣传区级主题活动,2部“我与宪法”微视频分获全国二等奖、全市特别奖,制作全市首本《宪法学习手册》和《宪法青少年学习读本》,推进“人手一册 每户一本 居村一讲一阵地”全覆盖。连续2年组织实施全区民法典学习宣传工程,成立民法典宣讲团,拍摄“民法典与我”微视频,发布全市首本《民法典百姓读本》和《民法典实务读本》。
2.聚焦重点对象。针对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本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工作意见》,连续5年举办“法治嘉定建设”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廉‘接’你我他”等活动,全区领导干部学法覆盖率达100%。针对青少年“关键时期”,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法治夏令营、青少年普法兴趣拓展等特色活动,增设“道德与法治”课,普法覆盖80所学校。“法律九进”有效覆盖,开展活动2120场次,受众人数242万人次。
3.聚焦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关键时期,以织牢普法依法治理“责任网、普法网、法律网、案例网、执法网、主管网、服务网、媒体网”的“八张网”,引导全社会依法支持配合防控工作。开展“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法治宣传工作,推出《阿良说战“疫”》故事栏目,设计制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法律知识问答23条》口袋书、宣传海报,汇编重点法律法规,及时发布典型违法案例,线上线下同时推广。通过法律通告、倡议书等形式,及时以权威声音发布针对性全民守法指引。
(三)制度化建设,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高成效供给
1.“谁执法谁普法”全面落实。在全市率先开展履职评议会,每年召开全区联席会、推进会,对普法责任制工作进行布置、落实、考核,形成工作闭环。建立全区“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四个一”(一个责任机构、一个工作方案、一个责任清单、一个重点项目)工作体系建设。每年签订“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责任书,发布区级机关、街镇《普法责任清单汇编》。编印“以案释法”读本,常设《嘉定报》“法宝之窗”、“法宝在线”区级广播专栏,每年邀请各执法司法单位代表、律师向社会公众在线普法96次。
2.“三项制度”创新实行。聚焦精准普法,切实强化制度供给,制定实行普法依法治理“三项制度”,分别是《嘉定区重点普法目录公布制度》《嘉定区普法依法治理通知单工作制度》《嘉定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则》和三份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覆盖所有人群和单位,坚持多主体运作、多资源整合、多维度拓展,真正把“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到了实处、落实到了基层。
(四)品牌化引领,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高能级提升
1.阵地先导。新建全市首家专业化、体验式、互动类的区级综合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嘉定法宝体验中心,被全国普法办命名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4个阵地、1个活动被命名为“上海市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活动”。发布法宣阵地公益地图,全区精品普法阵地45个,先后接待参观团队3006批。在户外设置43块大型法治广告牌,新增20辆普法公交车、地铁13号线法治文化专列,打造流动的普法阵地。
2.活动主导。国家级大赛落户嘉定。嘉定区成功举办五届法宝故事大赛,活动规模逐年扩大。2017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与我区正式签约,国家级“嘉定法宝杯”中国法治好故事项目落户嘉定,成为全国曲艺展演“四大杯赛”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通过法治文化论坛、“文艺轻骑兵”下乡巡演、总决赛等主题活动传递法治精神。法治文化节全市首家。连续举办两届“嘉定法宝杯”嘉定区法治文化节活动,全年大型活动10余项,持续9个月,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为全区市民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法治文艺作品。产品活动丰富精彩。以“嘉定法宝”法治文化品牌为核心,形成了一系列法宣优秀产品和项目。连续三年开展“法治嘉定、美好家园”普法依法治理系列专项行动,成立“嘉定法宝”百姓艺术团,打造3部法治原创沪剧小戏,并开展基层巡演,覆盖社区居民14万人。
3.作品引导。微电影《传承与坚守》获全国第二届平安中国微电影微视频“最佳微电影”奖;法治动画《安全生产法之电力生产篇》等获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展播活动动画类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国之庆 宪之声》获全国第三届“我与宪法”优秀微视频二等奖。《德法宣传》《篆刻》《铭记交规,珍爱生命》《美丽的信仰》等作品获上海市“浦江法韵”法治公益广告大赛多个奖项,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五)示范化创建,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高水平提高
1.建立工作框架标准化。发布全市乃至全国首个区级标准《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工作规范》,规定了行政检查、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征收等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的工作规范。适用于规范嘉定区范围内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服务和事务受理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在执法和服务过程中的精准普法工作,促进执法普法的无缝对接、标准统一、实施精准。
2.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多部门联合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嘉定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举办法治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普法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等主题活动。创建命名56家“嘉定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选出210户“尊法光荣示范户”,完成5个市局立项调研课题,18个案例课题荣获市级以上奖项。确定5个村(社区)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市级重点培育点,其中嘉定新城(马陆镇)北管村被成功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实施全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工程,共确定“法治带头人”462名,“法律明白人”925名,实现全区各行政村和社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全覆盖。
(六)社会化平台,推进法治宣传教育高效能整合
1.拓展“普法+社会团体”。以项目化形式组织开展社会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五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向全社会征集实施法宣项目81个,项目覆盖情景剧、健康跑、读书会、以武宣法等多种形式。成立全市首个区级普法依法治理社会组织合作联盟,提升各个社会组织参与法治嘉定建设的积极主动性,形成整体工作合力。
2.创新“普法+媒体”。打造融媒体普法,建立全市首个区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媒体联盟,区司法局与区融媒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普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效联动。聚焦嘉定“融普法”工作经验,“媒体大V基层行”首站活动来到嘉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等中央、市级媒体和知名自媒体代表参加,共发出各类新闻稿件40篇。升级“嘉定法宝”微信公众号,推出27项法律服务,打造24小时在线法律服务品牌“滴滴律师”,112名律师线上法律咨询,5分钟内接单回复,零付费、零距离、零门槛。
3.探索“普法+公益”。依托律师事务所专业力量,命名公益普法工作室。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法治培训讲座、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日常普法宣传活动120场;利用重要法宣节点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根据律所自身特点、擅长领域等,借助新媒体、趣味短视频等打造工作室特色活动。成立全市首家法律类公益性民办非企业组织 ——上海嘉定萃群普法公益服务中心,致力于开展公益普法和社会治理。
二、当前普法工作需要改进的方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本区法治宣传教育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摸索基层普法规律的意识还不够。随着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基层普法“以人为本”的工作意识还不强,应从理论上认识把握基层普法的规律,善于分析、判断每一阶段的社会形势,紧扣重大形势,抓住重要节点,针对重点对象不失时机地开展相应的普法活动。
(二)检验普法工作实效的力度还不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能为了普法而普法,应从基层群众角度出发,不断总结经验,增加检验普法工作实效性的方式方法,比如设计调查问卷,根据反馈情况,认真总结和分析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群体之间的差异需求,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成效性。
三、“八五”普法工作设想
今年是“八五”普法的启动年。区委、区政府将转发《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我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区人大常委会将作出《关于本区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下一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本区“八五”普法规划和决议,为高质量推进法治嘉定建设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一)突出重点内容对象,开展主题法治宣传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全民普法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及相关法,持续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嘉定区活动;加大民法典宣传力度,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实施民法典学习宣传和深化推进工程。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抓住“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抓住“关键时期”,推动全区各高中实现青少年十八岁成人宪法宣誓全覆盖、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各学校“法治+”微课堂全覆盖。
(二)健全普法责任机制,全面压实普法责任
完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工作体系,推进普法责任制的标准化建设。聚焦基层一线行政执法单位,创建评定一批嘉定区“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示范点。贯彻落实区级标准《行政执法过程中精准普法工作规范》,创建市级标准。健全完善法官、检察官、行政复议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普法释法制度。深入推进嘉定“融普法”工作模式的融合发展,依托各大网络平台、网络大V、知名自媒体、“嘉定法宝”普法依法治理新媒体工作联盟等分层分类实施精准普法。
(三)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擦亮法治文化品牌
继续擦亮“嘉定法宝”“嘉定德宝”法治文化品牌,制定《关于加强嘉定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办好“嘉定法宝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全国曲艺展演活动、“嘉定法宝杯”嘉定区法治文化艺术节、法治文艺“曲艺轻骑兵”演出下乡等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结合嘉定区“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要求,打造一批可漫步、可阅读、可体验的法治文化阵地,基本实现全区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
(四)聚焦社会依法治理,完善法治创建体系
推动普法与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相融合,全面推进基层单位、行业依法治理,促进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与法治乡村建设相融合,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宣传行动,实施推进全区行政村(社区)“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养全覆盖工程。与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相融合,深化“法律进网络”,加强对网络企业管理和从业人员法治教育,推动网络企业自觉履行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经营。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障,推动新时代普法发展
加强党对全民普法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认真履行普法领导责任。健全完善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普法工作开展情况、工作效果、普法责任制的履行情况以及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效果开展综合评估。健全推进普法工作重心下移的相关政策机制,推动人员配备数量、待遇、经费、装备等资源向普法基层一线倾斜,打牢普法基础工作。
“八五”普法期间,我们将以不断提高全民普法实效为工作追求,推进新时代普法工作全面发展,为全面深化嘉定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