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嘉定区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

2021-12-27 点击数:

──2021年12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五次会议上

嘉定区审计局局长 陆俊敏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区政府委托,报告2020年度区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请予审议。

7月26日,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嘉定区2020年度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并就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提出了审议意见。区委、区政府领导对财政审计整改工作高度重视,分别召开审计整改工作专题会议和审计整改联合督查专题推进会,部署和推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要求各单位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整改责任,推动形成审计整改长效工作机制。

一、整改工作的部署推进情况

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和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作为改进政府工作、提升治理能力、促进嘉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抓紧抓实,推动整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认真落实整改责任。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切实承担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区审计整改推进会要求,研究部署整改工作。一些部门成立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逐项分解整改任务,层层压实整改责任。有关主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指导督促本领域整改工作,加强部门间整改协调合力。

(二)突出重点分类整改。区审计局创新整改方式方法,加大整改分类指导力度,对需整改的问题,按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分类提出整改要求。各部门、单位坚持问题导向,对审计查出的分类问题从政策制定、制度执行、预算管理、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监督检查、责任落实等环节上深挖问题根源,分门别类、科学精准推进整改落实。

(三)协作配合提升成效。各部门、单位加强整改督办和跟踪检查,强化监督力量贯通,合力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区委巡察办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巡察重点内容之一。一些单位把整改工作与廉政建设等重要工作共同推进,将整改工作列入“三重一大”讨论事项,将整改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实施整改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落实。一些部门和单位积极发挥内审作用,持续跟踪问效整改。许多单位和部门主动创新整改方式方法,通过闭环管理、常态化整改、制发提醒函、清单制管理等方式,提高整改效率,提升整改效果。

(四)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各部门、单位坚持“治已病、防未病”,在具体问题整改基础上,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相关机制制度,努力做到纠正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截至报告日,2020年财政审计工作报告揭示的问题,应整改42个问题,已整改37个问题,相关部门和单位通过上缴、收回财政资金3.34亿元,制定或完善财经管理、内控管理等规章制度12项。

二、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区本级财政管理及决算草案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1.项目结存资金未及时上缴区财政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将结存资金7016.7万元上缴区财政。

2.个别债券项目执行缓慢的问题。江桥医院项目已支付4542.4万元,剩余款项将于2022年1季度完成支付。工业区3个项目已支付1231万元,剩余款项将在2024年2月底前支付完毕。

3.个别以前年度计提的基金未作为存量资金收回后再使用的问题。原按规定在预算内计提一定金额至预算外偿债资金专户,用于政府债务的风险准备,用于项目工程款的,作为存量资金收回后再安排;用于偿债的,按原用途使用。

(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1.预算执行率偏低的问题。区财政局修订了《嘉定区区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完善部门预算支出执行通报和预算调整。相关单位科学合理编制预算,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提高预算执行率。

2.财政资金未及时清理盘活的问题。相关单位已上缴财政2.15亿元。

3.绩效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的问题。相关单位加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导和培训,加强对整改项目的跟踪落实。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1.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分解下达不及时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分解下达。

2.部分惠企利民支付明细未及时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将惠企利民的支付明细导入监控系统。

3.个别项目建设进度缓慢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将资金结转再分配。

4.未及时修订2012年制定的《嘉定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制定管理办法,并按照规定提交审议。

5.产业结构调整后,部分新引入的企业不符合产业发展导向,被淘汰企业存在区内迁移继续经营的情况的问题。相关单位重新出台评审准入办法,研究制定跨区、跨镇迁移工作实施办法,将2016-2020年嘉定区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汇总表抄送区主管部门,今后将定期在年末抄送,便于评审准入。相关街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落实主体责任,排查摸底,建章立制,并拟开展综合整治。

6.部分公交车站点充电桩未安装到位,导致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以加油为主,充电情况不理想,节能减排作用发挥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增加充电设施配置,预计新建60个充电桩,将于2022年6月启用。二是试点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2021年已购5辆,2022年计划赠购10辆。三是优化充补电作业计划,对有充电条件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最大限度进行谷时充补电,提升充电桩使用效率。

7.政府购买服务事中事后监管方法有待改进、合同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相关单位加强对承接单位的监督管理,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台账,依照有关规定或合同约定记录保存并向购买主体提供项目实施相关重要资料信息,加强内控管理,提高对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督力度。

8.评审结果未有效利用,专项资助激励约束不明显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实行差异化、梯度化的资金扶持,并完善各类科技项目专家评审机制。

9.个别补贴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相关单位已修订完善补贴制度。

(四)重点专项建设资金和区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1.区内公共数据治理力度不够的问题。相关单位开展公共数据治理工作,并规划建设区级大数据资源分平台。

2.尚未建立信息化项目运维内控管理制度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制定管理规定。

3.设计变更的内容存在先施工、后审批的情况,概算缺项漏项且部分专业工程概算偏差较大、合同条款未响应招标文件、工程内容重复招标、分项工程监理履职不到位等问题。相关单位今后将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

(五)民生资金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1.小梁薄板直管公房改造推进缓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根据区政府明确的全区不成套职工住宅(含小梁薄板)专项改造方案,视区级财力情况,按照“急、难、愁、盼”原则,量化“十四五”期间年度改造任务,逐年予以解决。

2.部分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效果不佳的问题。雨污混接改造项目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共完成外部增设截流井小区16个,相对减少旱季混接污水直排河道的量。

3.未对社区工作经费的使用进行跟踪监督的问题。相关单位已修改完善奖励办法,并要求街镇、社区制定相应的自治项目扶持资金使用办法。

4.居委会规范化建设目标未完成的问题。相关单位开展居委空间营运工作坊培训,加强跟踪指导,推动居委空间的改造提升。

5.对参保人员的相关信息数据掌握不全、参保审核证明材料不完善等问题。相关单位已取得2020年度帮困人员信息及费用支出相关数据,完善审核材料。

(六)国有资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

1.2家企业的6.69亿元往来账款长期未清理的问题。相关企业已通过收回资金、调整账务等方式整改9846.01万元,并制定清理计划。

2.个别企业部分人员费用在下属公司项目中列支的问题。相关企业已从2020年起规范费用列支渠道。

3.已完工安置房长期未与回购方签署协议的问题。相关单位已完成回购协议的签署。

4.个别企业公务用车管理不到位,公有物业管理、固定资产处置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区财政局制定了《嘉定区区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业务指引(试行)》。嘉耘公司制定了《嘉定区行政事业单位委托处置报废资产操作细则》,并经集团审批、财政备案,对物业竞价系统进行升级,对内细化各部门间工作流程。惠民公司已完善生产性用车审批手续。

5.对8家“散乱污”和2家已关闭淘汰企业进行扶持的问题。相关镇已收回资金3.3万元,并全额上缴镇财政。

6.对企业环境保护监管不到位的问题。相关企业均已完成整改。

7.部分地块存在建筑物拆除后未复垦、未经检测即进行耕种的问题。相关镇已整改151924.2㎡,剩余5.7公顷预计于2022年12月完成。

8.3条河道轮疏计划未及时完成、部分河道巡查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3条河道轮疏计划已完成。相关镇已夯实河长履职责任。

9.部分公益林苗木枯死率高,林业养护质量不佳的问题。公益林内枯死苗木已完成补种,建立养护单位日常管理台账,并把台账管理纳入考核范围。

三、正在整改中的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除上述情况外,由于工作机制、程序履行等方面的原因,部分问题正在持续推进整改。对上述问题,有关被审计单位能够落实审计整改主体责任,已分类制定了整改计划,加大措施继续推进,抓紧落实整改;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整改协同,对需共同研究推进整改的问题,将加强统筹协调、合力推动整改;区审计局将加强与巡察、政府督查等部门协作配合,持续跟踪督促检查,不断健全完善整改工作机制,推动加快后续审计整改工作。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以上是《财政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下一步,区审计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接受区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机制,加强对未整改到位问题的跟踪督促,巩固审计整改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努力打造“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足、人民生活充裕”的现代化新型城市作出审计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