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本区扩大汽车“新四化”领跑优势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2-11-01 点击数:

——2022年10月27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

嘉定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新四化”浪潮下,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本区紧抓高质量发展要义和新旧动能转换风口,继续高举高打“汽车牌”,着力扩大汽车“新四化”领跑优势,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汽车产业生态体系。为进一步推动汽车“新四化”扩大领跑优势,助推本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要点安排,区人大财经委组织开展了专项监督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概况

区人大财经委在常委会主任连正华、副主任陆强带领下,紧扣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主线,聚焦本区汽车“新四化”产业规模现状、创新支撑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情况、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调研。自今年2月起,财经委与区经委、区汽产办、区科委、区统计局、汽车城集团等相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听取了各部门相关情况的汇报,了解本区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专项监督调研方案;邀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作了关于“双碳目标下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专题辅导报告,了解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前沿发展趋势,进一步认识汽车“新四化”给嘉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先后赴智能汽车软件园等3个产业园区,捷氢科技、禾赛科技、智己汽车、工研院研发中试线等8家企业和机构,以及上海汽检、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检测研究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了实地调研并组织召开座谈会,交流产业发展趋势,听取对本区推动该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财经委在梳理总结前期监督调研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形成本调研报告。

二、本区扩大汽车“新四化”领跑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情况

当前,本区汽车“新四化”产业已突破千亿大关,为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从调研情况看,区政府深刻把握行业发展动态,抢抓转型机遇,聚焦新四化领域着力推进汽车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强政策保障,积极谋划产业与城市建设的协同融合。

(一)敏锐把握大势,精心布局新四化相关产业链

区政府牢牢把握住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发展阶段,明晰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新四化相关产业链。目前本区除了上汽大众、沃尔沃等传统汽车头部品牌外,已集聚蔚来、理想、集度、智己汽车等造车新品牌;智能网联领域,吸引并培育了百度Apollo、小马智行、零束科技、地平线、禾赛科技等业内头部企业;燃料电池领域,涌现了捷氢科技、重塑科技等头部企业;共享出行领域,重点培育并扶持了驿动汽车、环球车享等创新型企业。在本区汽车新四化产业链中,规模以上企业已达340家,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177家,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61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86家,共享出行产业链相关企业16家。总体来看,区政府能敏锐把握汽车行业发展大势,领会行业格局变化,积极布局本区汽车产业链从传统向新四化方向发展,不断加大补链、固链、强链力度,持续完善包括龙头企业、造车“新势力”、核心零部件企业、自动驾驶及智能出行头部企业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为汽车“新四化”产业在本区的快速和高质量成长打下基础。

(二)聚焦关键领域,充分激活动能转换动力源

为促进汽车“新四化”产业集聚和创新培育,区政府积极打造特色园区载体,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激发新旧动能转换内生动力。一是加快布局和建设“三港两园”汽车“新四化”特色园区。创新港、新能港、氢能港以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汽车电子、氢能、智能制造等为产业导向,先后集聚多家知名车企、创业团队和创新孵化平台,在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智能汽车软件园着力集聚汽车“新四化”软件开发应用领域的领先企业和人才,打造以智能汽车软件、车联网、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为主导的软件新兴产业基地;同济科技园嘉定园产学研多方融通,搭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成果综合转化平台;前不久刚开园的汽车芯片产业园也将积极打造汽车芯片技术和应用创新中心。二是持续放大电动汽车示范效应。提升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建立氢能源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示范应用联合体企业,形成产业链企业库及加氢站企业库,完善加氢站布局,加强基础设施保障;做强新能源汽车数据采集平台,开发集车队日常运营管理、监控、调度为一体的服务平台,累计接入新能源汽车80.7万辆,燃料电池汽车2027辆。三是深入推进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双智试点)项目开展,加快全场景示范应用,助推城市数字化转型;持续参与国家重点专项项目申报巩固行业发展引领,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场景拓展,递增开放测试道路公里数,着力推动嘉定全域及高快速路场景开放;持续推动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数据中心建设,接入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车辆实时数据,保障测试示范安全有序开展。

(三)强化政策措施,牢牢把握产业发展着力点

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是支持本区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重要战略任务。为抢占汽车“新四化”领域发展先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区政府把握产业发展的着力点,研究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嘉定区汽车“新四化”千亿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到2025年,汽车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汽车“新四化”发展体系,构建产业规模领先、产业布局合理、核心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完善、示范运行良好的发展新格局;《嘉定区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全面贯彻双碳目标,旨在加快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创新能力提升、示范应用扩围和产业配套完善;《嘉定区关于支持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嘉定区关于持续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都进一步细化了对促进汽车“新四化”企业及机构发展的扶持和保障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缓解上半年疫情给产业带来的影响,还专门出台产业扶持政策、购车补贴政策等,社会反响热烈。

三、需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从调研情况看,本区在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所做的工作有前瞻性、方向明确、举措有力,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全国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本区汽车“新四化”产业的领跑优势还不够突出,在充分肯定既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需重点关注。

(一)产业生态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当前本区已形成汽车“新四化”产业的有关专项行动方案,配套政策也在加速出台,但为了更加突出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的能级,营造良好的汽车“新四化”产业生态环境至关重要。首先,对新汽车带来的新的生产要素、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对汽车产业未来趋势要进一步把握,整体的汽车产业规划的系统性和与时俱进程度需要加强。其次,“新四化”产业细分领域亟需的政策保障还有待完善,对于需要更高层面统筹的法规政策要向上级部门积极争取,鼓励企业更多参与行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最后,各特色园区的创新培育力度、政校企合作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加大对相关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科研的资金投入以及完善创新平台建设的力度还需加强。

(二)汽车“新四化”产业规模效应要进一步扩大

首先,从产业链结构来看,汽车“新四化”产业相关的企业数量不足传统汽车企业数量的10%,规上企业数量不足传统汽车规上企业数量的20%,可见传统汽车产业链仍然占据绝对优势,新四化产业体量相对较小。其次,新四化相关的总部型龙头企业数量和影响力不足,目前本区缺乏在全国或全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总部,示范效应有待加强。最后,本区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力度还需加快,引领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对新造车企业的挖掘和引进需加大力度。

(三)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要进一步突破

随着“新四化”纵深发展,智能网联带动汽车产业与信息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更多的产业协同发展,双碳目标带动能源结构转型倒逼汽车企业深化技术改造。首先,本区在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上需要更进一步,例如部分科研院所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效果,但有些前瞻性技术还无法完全在汽车产业化上有效落地,需进一步加强产品培育和批量生产条件。其次,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还较为薄弱,半导体企业囿于无法满足车规级芯片要求或缺少与整车企业合作开发的机会,较难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最后,汽车跨行业协同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更加明显,《嘉定汽车人才发展报告(2021版)》显示,本区“新四化”人才方面存在汽车软件人才短缺的挑战。

(四)示范应用质效要进一步提升

首先,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范围不断拓展,智能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特色优势还需进一步挖掘,部分测试区域利用率还不高,测试氛围不够强。其次,道路智能化改造、智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还需加快,利用示范应用带动有关产业发展的效能还不够充分。最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的核心保障在于场景数据和高精地图,为加快全域测试道路开放要加强智能网联公共数据平台和多类企业的合作。

四、意见和建议

为推进本区汽车“新四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区域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建议:

(一)以超前眼光构建汽车“新四化”产业生态

一是要深入认识汽车产业变革及发展趋势,对汽车“新四化”产业进行系统研究,确定嘉定汽车行业发展的新目标和新内涵,明确各细分领域供应链完善程度,针对产业链条薄弱环节,结合技术、市场趋势精准施策,做好生态建设的相关资源支撑,充分把握汽车产业发展主动权。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区内有关部门的专业能力,加强对汽车未来趋势的跟踪认识,致力将汽车产业与大数据、交通、能源、通信、互联网等方面的产业综合起来,进行系统规划、协同发展,形成汽车功能与性能开发生态、网联应用生态与外部资源服务生态系统。三是要加强汽车行业研发创新和销售端的产业布局,集聚更多新兴科技企业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补强汽车行业微笑曲线前端和后端的系统性布局,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四是要加快搭建更多与产业发展契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平台作用提质增能,加大对满足车规要求的产品企业的扶持,强化政策咨询、信息推送服务等,指导产业快速转型,更好地服务汽车产业生态建设。

(二)以核心优势推动汽车“新四化”产业链式发展

嘉定具有多年的汽车行业积累,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要充分利用这一核心优势来推动和布局新四化产业的链式发展。一是要壮大引领性的“新四化”企业梯队,充分发挥新兴头部企业等作用,主动创造优势叠加,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细分领域国内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梯队。二是要做强已有的特色产业园区功能,为“新四化”以及协同发展的多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做好孵化培育、服务等工作,促进形成新汽车产业链网状体系,加快特色产业园区的招商引资进度,推动园区创造更多实际产出。三是要深度挖掘上中下游产业链潜力,加强自动驾驶、车联网、汽车芯片、燃料电池、软件算法等研发制造产业链集聚,在缺芯影响下,尤其要加大培育有关车载半导体的设计、代工、封测等企业,加快布局国产替代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四是要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有关国资企业在产业投资、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在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方面的力度,扩大产业基金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

(三)以技术创新掌控汽车“新四化”产业关键资源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建设,加大与高校、科研机构的联系交流,搭建平台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加大力度研究和提升供应链“卡脖子”领域技术水平,确保先进技术加快成果转化。二是要通过政策引导、扶持、激励,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导作用,鼓励更多主机厂、高科技企业取得更多新四化领域技术专利,探索与行业协会、企业联动打造产业联盟,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大企业对外接轨和技术研发优势,帮助规模较小的企业在研发阶段提供技术支持,注入创新活力。三是要抓紧研究制定汽车产业紧缺人才的引进办法,研究制定“新四化”产业领域特殊人才“绿色通道”机制,在现有人才政策基础上给予汽车人才住房租房、子女入学、医疗服务、创新创业扶持等方面更大的支持力度。

(四)以开放格局提升汽车“新四化”示范应用质效

测试和示范应用是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要在《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管理办法》、《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指导下,坚持包容开放,积极开拓创新。一是要全面开拓示范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测试和示范内容,加快推动场景的全域开放。二是要聚焦专线公交、智能出行、园区接驳等商业化运营场景,加快推动商业化应用落地,打造产业和经济的新增量。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智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道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整合相关资源,强化跨部门协作,扩大智慧交通覆盖范围,提升设施应用能级。四是进一步研究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嘉定氢能港功能,探索多元化氢能应用场景,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其他产业领域的协同发展,实现更高的产业价值、社会价值。五是要持续优化升级智能网联领域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应用的评价体系及数据库,提升示范应用的技术服务标准与安全保障。

以上报告,供常委会会议审议时参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