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嘉定区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书面)
──2023年7月28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嘉定区财政局
嘉定区人大常委会: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本区2023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上半年,在中共嘉定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强化财源建设,统筹财政资源,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在保持支出强度的同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财经约束和财会监督,有效支持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41968万元,同比增收294501万元,增长25.7%,完成年初预算的59.0%。其中:区本级收入完成463360万元,同比增长27.3%;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收入完成231640万元,同比增长6.5%;镇级收入完成746968万元,同比增长32.0%。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在经济恢复好转、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回升明显,经济运行延续恢复向好态势,积极因素累积增多,上半年区级收入增收294501万元,同比增长25.7%。
二是汽车产业持续承压。汽车产业自4月以来产销收入降幅逐渐收窄,但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汽车行业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行业企业效益水平处于低位。
三是房地产业收入增势强劲。今年上半年随着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地实施,房地产业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为区级收入的平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85780万元,同比增长4.3%,完成年初预算的49.2%。其中:区本级支出1022878万元,同比增长11.7%,完成年初预算的44.1%;嘉定镇街道、真新街道和新成路街道支出41538万元,同比增长21.2%,完成年初预算的55.9%;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支出162757万元,同比下降25.5%,完成年初预算的56.2%;镇级支出558608万元,同比增长2.7%,完成年初预算的59.2%。
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区本级教育支出186461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学校日常运营、教育教学设备购置,推进教育特色课程的发展,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有效提高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35001万元,主要用于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助、张江嘉定园重点项目、科技人才奖励等,配套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平台、小巨人等项目。
区本级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680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孔庙修缮、法华塔维护保养和推进我区市民文体活动开展。
区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1947万元,主要用于保障征地养老资金、老年综合津贴、疫情防控资金,补助重残无业人员、生活困难人员和支持养老机构床位建设。
区本级卫生健康支出117165万元,主要用于推进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工程、数字健康城区项目,保障医疗设备购置、疫情防控经费,落实市民医疗帮困、老年人健康体检等资金。
区本级节能环保支出29610万元,为年初预算的54.7%,主要用于污染减排和防治,支持住宅小区雨污混接改造、污水污泥处置以及新城、南翔、安亭污水厂污水处理。
区本级城乡社区支出82927万元,主要用于安排环卫作业、道路、道路照明设施、绿化设施的日常养护,落实垃圾处置、焚烧厂环境补偿和支持排水管道隐患整治。
区本级农林水支出36793万元,主要用于补贴土地流转、粮食作物、家庭农场、绿色农产品发展等,推进河道治理、断头河水系沟通、河道护岸应急等工程建设和保障河道、水闸、泵站日常维修养护。
区本级交通运输支出38727万元,主要用于补贴公共交通运营,支持乡村公路、县道大中修工程,保障道路日常养护。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52478万元,同比增长148.6%,完成年初预算的99.2%。
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19403万元,同比增长84.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73445万元,同比增长182.5%;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5328万元,同比增长218.9%;污水处理费收入14302万元,同比增长21.4%。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730285万元,同比增长91.2%,完成年初预算的54.3%。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67731万元,同比增长115.7%,完成年初预算的55.9%。
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项目执行情况: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543039万元,主要是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395079万元,土地开发支出6491万元,城市建设支出69983万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8394万元,土地出让业务支出959万元, 廉租住房支出1097万元,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1036万元。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安排的支出20762万元,主要用于住宅建设基地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学校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
污水处理费安排的支出15269万元,用于支付大众、新城污水厂污水处理费。
其他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57112万元。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1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31533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673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利润收入9420万元,占总量的47.9%;股利、股息收入7153万元,占总量的36.4%;其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100万元,占总量的15.7%。
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501万元,同比下降67.4%。
四、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上半年,随着各项稳增长措施持续发力,全区经济运行继续恢复,韧性增强,叠加去年同期疫情冲击带来的财政收入低基数因素,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较大增幅。同时,财政进一步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巩固拓展疫情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着力加强预算支出执行过程管理,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一)支持经济发展稳健高质
一是持续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开展“科创贷”批次担保业务及担保费补贴工作,截至5月31日,获贷企业共计34户,金额约1.25亿元;获保费补贴企业12户,申请担保费补贴26.77万元,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获得感,助力中小企业提升发展动力。
二是持续支持重点区域发展。出台《关于嘉定新城、北虹桥区域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区级财力支持政策》,重点聚焦嘉定新城、北虹桥区域,进一步提高区级财力补贴比例,明确区镇责任分工,形成区镇合力、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保障嘉定发展“双引擎”牵引行动重要战略实施。
三是持续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政府债券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2023年申请一般债券5.6亿元,专项债券11.2亿元,其中专项债券6亿元已提前发行并使用5.7亿元,用于保障轨道嘉闵线、中医院迁建和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
(二)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深入开展健康嘉定建设。加大公共卫生事业投入,保障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疫情防控资金,落实医疗设备购置。支持开展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完善公共卫生保障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和人才培养的保障,支持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推动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教育投入稳定增长,确保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两个只增不减。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合作办学、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等教育重大项目有效实施。着力优化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大力支持开办新学校,以及部分学校的扩班,并完善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
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基本民生保障,调整提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最低生活保障等民生保障待遇。持续优化为老服务,补贴养老机构建设,深化长护险试点,形成综合补贴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兜牢社会救助底线,补贴残疾人生活和就业,营造无障碍友好环境。
(三)财政治理持续提升
一是切实加强财会监督。根据财政部及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地方财经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专题部署,聚焦专项整治重点任务,以往年审计、巡视巡察和财政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为抓手,抓牢抓实专项整治工作;印发《嘉定区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落实职责分工,推动监控成果有效利用,促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二是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制定《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大预算统筹力度、规范预算支出管理、严格预算编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强化风险防范化解、增强财政透明度等六个方面共二十二项任务。并将深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夯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基础、探索开展支出标准化建设、优化协同理财机制建设和推进直达资金常态化管理机制等工作确定为本年度改革任务“五大专项行动”,制发《工作方案》,推动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切实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制定《嘉定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活动经费支出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适用情形、支出范围、支出标准及公务活动限额标准等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和压减一般性支出,推动全区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厉行节约,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开展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五、下半年财政收支工作重点
(一)全力以赴抓收入
虽然上半年收入取得较好的增长,但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外部压力依然较大,汽车产业下行等压力仍比较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一是切实加强收入组织。根据财政收入新形势,与税务、发改委、经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切实加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收入跟踪分析,多措并举,稳定税源,扩大税基,深挖非税收入潜力,统筹组织好非税收入的入库,充分发挥非税收入宏观调控的辅助作用,多渠道盘活政府存量资产资源,力争按序时进度均衡入库,努力完成年度收入目标。
二是做好政府债券项目储备。政府债券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有效手段。一方面继续完善政府债券项目储备,要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引导主管部门聚焦区域建设重点方向和重大项目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为进一步争取市级财政债券支持做好充足准备;另一方面用足用好已申请的新增债券额度,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责任,做好政府债券发行准备,确保债券发行后及时使用,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为拉动投资作贡献。
(二)持续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完善街道预算管理体制。出台《嘉定区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暂行办法》,逐步建立与国家规范相符合,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部门预算管理模式,促进街道社会治理、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
二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落实财政部《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从严审核政府购买履职所需辅助服务项目,按照效能原则,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少花钱多办好事,更加有效地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三)持续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一是健全资产预算编审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融合的预算编审工作机制,严格按照资产配置标准,审核资产配置预算,打造信息流转通畅、数据运用方便的工作链条,推动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融合。
二是着力盘活存量资产。结合我区资产盘点工作成果,积极探索资产管理公物仓模式,通过内部挖潜、调剂利用、出租转让等多种方式统筹盘活各类资产,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固有资产效能。
(四)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
一是制定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以市局成本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为依据,结合我区实际,在总结试点经验,理顺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我区加强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方案,夯实制度基础。
二是推进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根据市局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相关要求,在公用事业、行政运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选择项目开展我区试点工作,做好成本估算、核算和评价,形成有效的成本效益分析,为预算安排等财政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五)全力推进预算一体化工作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财政管理的重大变革,是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工作举措。系统由市级财政统一建立,整合预算管理全流程,统一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将统一管理规则嵌入系统,覆盖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管理、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多个方面,实现数据市级集中、动态反映和汇总,实现“横向一体化,纵向集中化,全国系统化”,为适应预算一体化系统,要进一步做好业务梳理,规范预算安排和使用,切实加强培训和辅导,保障2024年预算一体化系统顺利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