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情况的汇报

2024-05-28 点击数:

——2024年5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28次主任会议上

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滕云

主任、各位副主任: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就本区“无废城市”建设推进情况作汇报。

一、总体推进情况

2022年12月29日《嘉定区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以来,我区根据国家和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要求,坚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扎实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各项任务逐一落地。

截至2023年底,47项建设指标已有25项指标达2025年目标值,58项任务建设已完成16项,26项工程项目建设已完成8项。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保障,推动责任落实落细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区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嘉定区无废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各项任务的推进落实。

2.细化任务清单。在无废城市实施方案基础上,明确2023-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的指标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发布年度工作要点,进一步细化相关委办局和各街镇的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分工。

3.有序调度评估。建立无废城市建设运行调度机制,明确调度制度、例会制度、报告制度、评估制度等。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4.强化成效考核。从机制体制、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社会参与、特色工作6个方面对各街镇“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情况和建设成效进行考核。

(二)坚持低碳引领,推动固废源头减量

1.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推进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申请、落实强制清洁生产审核,2023年完成清洁生产审核评估31家,验收20家;截至2023年底,依托已完成绿色园区创建的2家市级绿色园区,持续推动并完成27家绿色工厂、4家绿色供应链创建工作,打造“三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

2.推动固废源头减量。工业固废方面,开展一般工业固废申报和跨省转移备案,聚焦产废大户等重点企业积极推动源头减量,上汽大众通过优化工艺、减少包装等方式累计减少危废3000余吨/年。生活垃圾方面,印发《党政机关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规范》《餐饮单位制止浪费管理规范》等标准化技术性指导文件,强化规范管理;农业废弃物方面,推广全降解地膜,持续推广绿肥种植、绿色防控技术,蔬菜绿色防控技术面积达3060亩,水肥一体化技术3759.78亩;快递包装方面,持续落实企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和一次性编织袋的要求,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将网点快递包装及快递胶带使用纳入日常执法检查重点,组织对辖区快递企业开展快递包装实地抽查和快递企业可循环包装袋样品抽检工作。

3.践行绿色建造理念。制定《嘉定区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嘉宝智慧湾绿色生态专业规划》,落实装配式建筑用地面积167万平方米,绿色建筑用地面积71万平方米,BIM技术应用项目56个,符合相关建设要求的项目覆盖率达到100%。

(三)创新试点先行,实现高效资源利用

1.打造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进南北各一个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其中位于嘉定工业区的伟翔众翼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投入使用,提供包括新能源动力电池回收网络、梯次利用电池系统寿命管理、回收电池智能分拣等相关技术服务;位于安亭镇的上海动力电池循环利用中心,聚焦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分选回收-资源再生”全产业链布局,是上海首家“产学研”一体化的动力电池无害化处理企业。该企业在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率先破解“柔性化拆解-AI辅助高通量分选-全自动PACK”的行业性难题,回收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2.探索危险废物豁免利用。开展嘉定区危险废物“点对点”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实施路径探索调研,依据调研成果推动潜在案例实践转化。试行开展嘉定区汽车行业危险废物豁免利用,完成12个危险废物豁免利用项目的备案,其中区内1个,跨区6个,跨省5个。

3.优化资源循环利用布局。明确资源循环利用企业用地规划布局,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完成3个市级及以上园区循环改造;规模养殖场粪污就近生态还田,促进“粪污”变“粪肥”,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2023年消纳粪肥近8.6万吨、还田3万余亩。

(四)夯实能力建设,守牢无害处置底线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产嘉定区污水厂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日处理绝干污泥140吨,实现污泥处置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有效促进污水处理全过程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可再生利用。嘉定区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二期)已于2023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5年建成,建成后可新增湿垃圾处理能力500吨/日,彻底解决我区垃圾处置问题。

2.落实医疗废物无害处置要求。依托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地处嘉定的地理优势,在全市郊区率先构建“1+X医废·最后一公里”的收运处置模式,对小型医疗机构做到应纳尽纳,及时安全规范地处置医疗废物。编制嘉定区医疗废物应急收运处置保障预案,不断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医疗废物收运处置保障机制。

(五)增强政策执行,提升精细管理水平

1.落实工业固体废物管理。依法开展工业固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排污许可证证后监管,督促持证单位加强一般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等日常管理;每年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和评估,做好各类固体废物备案,其中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3568家,备案率99.2%;一般固废跨省转出利用备案136个,外省市一般固废转入审核14件,对4件不正常的转入备案及时反馈上级部门,有效防范虚假备案。根据案件线索全力排查跨省倾倒案,累计排查案件22起,有效打击渣土、建筑垃圾等非法跨省倾倒行为。

2.加强危险废物管理。以“双随机”+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针对工业固体废物的执法检查,2023年累计查处危险废物违法行为3起,罚款金额117.8万元。重点加强对“含油金属屑”的危废定性、利用豁免、管理要求和法律责任普法教育与监管,对1家废品回收有限公司涉嫌非法收集处置含油金属屑超过3吨的违法行为,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处置。

3.强化新污染物管理。开展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完成全区967家重点行业重点化学物质调查工作,共梳理出涉及基本化学物质生产和加工企业298家企业。加强产品中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含量控制,将玩具、学生用品等相关产品强制性标准中新污染物控制要求纳入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全年共计开展学生用品监督抽检46批次,结果全部合格。

(六)广泛宣传引导,浓厚无废文化氛围

1.突出示范创建引领。印发《嘉定区“无废细胞”创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在全市率先建立“无废工厂”等3个区级“无废细胞”创建评估指标体系和创建评估管理规程,指导全域开展“无废细胞”建设,累计完成173个“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其中“无废机关”52个、“无废工厂”14个、“无废校园”87个、“无废医院”15个、“无废公园”5个)。在此基础上,打造综合示范教育基地,推动上海嘉定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成为全区首个无废城市教育基地,落实开放宣传。

2.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在3月30日“国际无废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宣读无废城市倡议,聘任嘉定区首批无废专家委员会成员,发布“无废嘉定”LOGO。紧抓嘉定蒸蒸日上“迎新跑”、F1赛事等重要活动契机,广泛开展无废城市现场宣传活动,打造“无废+赛事”品牌,浓厚人人参与无废城市建设氛围。

3.广泛征集无废创意。向全社会广泛收集“无废”金点子和“无废嘉定”LOGO,累计收到来自全国十余省和直辖市的创意热心群众的近千条创意。经过多轮综合评定,选出“无废”金点子和“无废嘉定”LOGO优秀作品各6份,其中来自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刘子飞先生制作LOGO,最终入选为“无废嘉定”LOGO予以发布,成为我区醒目的标识应用于各类无废城市的宣传活动中。

4.加强媒体宣传报道。在“上海嘉定”APP开设“绿色‘嘉’园”专栏,专题报道无废城市理念和相关成果;接受长三角融媒体联合采访团调研采访嘉定静脉产业基地,并在上视新闻予以专题报道,不断扩大“无废嘉定”影响力。

三、下阶段工作计划

虽然我区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嘉定是产业大区、人口导入大区、中小企业众多,固体废物总量大、种类全、管理难度大,固废不规范分类、贮存、利用、处置,工程渣土等擅自倾倒、堆放或非法跨省转移等情形仍然存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及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加强;无废城市建设的全民参与度有待提升,创建的显示度还不够,示范效应还没有充分显现。下阶段,将以《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条例》的出台为契机,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无废建设统筹指导。持续深化领导小组与工作专班运行机制,积极学习吸纳全国优秀地区和本市兄弟区无废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开展无废城市中期评估和嘉定区“无废指数”设计研究,通过指标研判和分析,进一步提升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能力;推动各类机构和社会单元“无废”建设有序参与,确保无废城市建设方案明确的各项重点任务、指标体系、工程项目落地、落实、落细。

二是进一步提升固废“三化”水平。减量化方面,出台《嘉定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以优化汽车循环经济产业链为重点,推进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资源化方面,完善“两网融合”体系,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农业废弃物多元利用;无害化方面,加快推进嘉定区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二期)建设,补足基础设施短板,启动南翔新裕村污染地块处置,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三是进一步传播全域无废文化。开展无废城市宣传。厚植无废文化,抓住重大赛事活动在嘉定举办契机,结合“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或各类宣传载体广泛传播无废文化,营造全民共建氛围;推进“无废细胞”建设,力争在2024年底前累计完成20个市级“无废细胞”和200个区级“无废细胞”创建,提升“无废细胞”的展示度和显示度,把“无废细胞”建设作为传播无废理念、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引导简约生产生活方式的有力抓手,为美丽嘉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