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汇报
——2024年6月26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29次主任会议上
嘉定区教育局局长 管文洁
主任、各位副主任:
受区政府委托,现就本区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情况作汇报。
自《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嘉定区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对标上海教育现代化和“幼有善育”的发展要求,致力于打造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体系。目前,全区共有107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77所,民办园30所。全区在园幼儿总数41028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78%。区内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适龄幼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1.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5.7%。截至2024年5月底,我区托位总数达7912个,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达到4.0个目标(超出市级计划3.6的目标值)。全区共有73所幼儿园开设托班,托幼一体化占比76.8%;14个社会力量办托育机构;普惠性托育点92个,占比89.3%;街镇普惠性托育点覆盖率、社区“宝宝屋”覆盖率均达100%。
一、优化资源布局,增加资源供给
(一)优化配置学前教育资源布局
我区按计划开展基础教育“十四五”规划项目建设,2021年新增3所公办园、2022年新增11所公办园、2023年新增3个公办园办学点、2024年新增2个公办园办学点。随着资源的优化,全区班额达标率从“十三五”末不到50%提升到97.8%。近两年学前招生总量满足,2024年秋季常住适龄小班幼儿总数约11339人,小班计划招生数12386人,区域总量能满足入园需求。2023年12月,我区通过全市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评估认定,区域学前教育已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普惠多元、安全优质”的良好格局。
(二)持续完善托育服务资源供给
一是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园建设。通过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和盘活现有公办园资源,创设条件开设托班,鼓励民办园开设普惠性托班,加大托育资源供给。截至5月底,我区共有73所幼儿园可开设托班128个,公民办托幼一体园占比76.8%,全区普惠性托位占比达89.8%。2024年9月拟新增18所公办托幼一体园,2025年预计新增8所托幼一体园,到2025年底全区公办托幼一体园占比将达到100%。
二是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根据区域人口结构和入托需求,挖掘社区场地资源,合理布局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全区现有民办托育机构14家(其中普惠性托育机构10家),普惠托育服务街镇覆盖率100%,可提供全日制、半日制、计时制等多元化服务,满足适龄幼儿入托需求。
三是加快推进社区“宝宝屋”建设。根据《嘉定区开展社区托育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合力推进社区“宝宝屋”建设,做优做实民心工程。截至5月底,全区已有16家社区“宝宝屋”正式投入使用,可提供托额3313个,服务10949人次。2024年,计划增设5个社区“宝宝屋”,其中真新街道社区“宝宝屋”已投入使用,徐行镇社区“宝宝屋”将于6月底进入试运营,其余3个社区“宝宝屋”在加快建设中。
二、深化内涵建设,提升服务品质
(一)聚焦内涵质量,成就区域学前高品质
一是坚守立场,践行幼儿发展优先理念。自2021年以来,我区积极落实上海市“幼儿发展优先”重大项目,着重开展每日两小时户外活动实施与优化的行动研究,同步开展园内外实践体验活动、园所质量监控机制、教研制度优化等特色项目研究。目前已梳理形成《嘉定70处幼儿园园外体验活动打卡地资源目录》及《嘉定70处幼儿园园外体验活动案例》,为幼儿园体验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创新实践,优化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我区依托区学前教育课程质量提升项目,架构区域“大视野”户外活动方案,不断创新保教实践,形成本土化的课程统领和特色优势。嘉定学前自2017年启动区域“大视野”户外活动探究,从保障活动时间、盘活活动资源、拓展活动样式等层面,持续打造课程实施新样态,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质量,形成了十多项区域性探索创新成果。这项研究在全市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诸如“1+6”研究成果汇编、市级展示活动、市级和国家级媒体多次宣传报道,相关经验和做法逐步推广。
三是深化研究,全面推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2023年11月,我区被教育部遴选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根据国家实验区工作部署,我区制定并完善实验区实验方案,围绕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自主游戏的价值、教师自我评估、教研改革等四方面实验内容,全面启动保教创新改革,通过实验区方案解读、集中培训、组建项目组、开展区级展示交流等,激发幼儿园参与实验的热情,推动全区幼儿园保教质量整体提升与持续进步。
(二)注重整体水平,提升区域优质资源占比
一是有序开展高质量幼儿园建设工作。2023年以来,根据市区两级高质量幼儿园建设要求,对照发展指标有序推进各项工作。2023年底,我区首批17所幼儿园成功创建高质量幼儿园。目前,我区高质量幼儿园占比70.7%,街镇集团化办园覆盖率、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覆盖率和家庭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覆盖率均达100%。2024年计划创建9所,2025年计划创建11所,到2025年底公办园全部建成高质量幼儿园。
二是大力促进民办幼儿园质量提升。我区充分发挥优质公办园、优质民办园的辐射效应及孵化作用,促进公民办园协同发展,主要举措有:一是落实公民办园“一对一”牵手结对机制,围绕党建、管理、课程、队伍、保健等方面加强指导和帮扶;二是启动“破壳计划”,组建“园长培训班”、纳入“集团化办学”、联动“导师团培训带教”,依托区域优质资源整体提升民办园办园质量;三是开展民办园年度办学绩效评估、质量分析会、专题培训及展示交流活动等,激发民办园发展内驱力。区内现有普惠性民办园16所,其中优质普惠性民办园4所,民办园整体保教质量显著提升。
三是持续优化托育机构服务水平。我区从三方面推动托育机构质量提升:一是建立多层次的质量监控机制,通过落实每日线上监控与反馈、每周线下实地指导、两月一次专项工作检查、每年规范办园评估等措施,加强质量监管;二是开展教养医结合研究,通过区级重点课题研究,盘活教育及卫生部门资源,研制托育服务质量评价标准;三是建立以激励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开展“闭环式”星级托育机构创评,这项评价改革先后荣获2022年第二届长三角托育服务发展“优秀案例”、2023年度上海市教育评价改革优秀案例。目前,全区14家托育机构中星级托育机构12家,占比85.7%。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
(一)构建人才层级培养机制
我区以“雁群发展”项目为抓手,依托“两班”(区级名园长班和区级名师班)孵化区域层面有影响力的名园长和名师,助力区后备人才库建设;依托“两团”(后勤副园长导师团与卫生保健导师团)带动民办园队伍培养,托高后勤保障保育队伍底盘;依托“六群”(新手园长群、新手业务园长群、青年骨干群、男教师群、潜力教师群、非专教师群),提升教师保教能力。我区学前阶段实现了高端人才“零的突破”,获评市特级园长2名、特级教师1名、正高级教师2名;在2021年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中,我区幼儿园获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在全市名列前茅;在“礼敬中华 培根铸魂”上海市思政课教师红色文化传播志愿者展评活动中,我区桃园幼儿园黄嘉林老师获一等奖……
为提升托育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从三方面入手建立“蓄水池”研训体系。一是多方合作培育,产生“人员蓄水池”。与上海市开放大学合作,为从业人员提供岗前、职后技能培训。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构筑“经验蓄水池”。成立托育机构教养中心组、保健中心组、03教研中心组,边研究边实践,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三是加强实践研究,形成“成果蓄水池”。梳理托育服务经验,汇编《托育机构管理制度汇编》《托育机构从业人员规范操作手册》等12本手册,共享成果资源。
(二)优化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一是加大编制资源统筹力度,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配足配齐公办园园长、教师、保育员等各类教职员工,指导民办园参照公办园标准优化人员配置。二是建立区级教育人才储备教师蓄水池,储备教师薪酬福利待遇参照同类在编教师水平,同等享有培养培训、评优评先、岗位评聘等权利,保障师资配备。三是建立编外人员经费总量管理机制,确保优质教辅人员、保育员、营养员等编外人员配备到位,工资待遇与职业技能挂钩,福利待遇与在编一致。
(三)严控教职员工入职标准
一是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开展不同层级学前管理者和幼教师资的专业培训和考核,严控各岗位聘任。二是出台《嘉定区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规范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置流程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师德教育、考评、奖惩机制,落实师德失范“一票否决”机制。三是持续推进“尚洁铸品育清风”品牌建设,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证队伍综合素养稳定提升。
(四)改进岗位晋升统筹工作
针对学前教育高级教师岗位晋升通道不畅的问题,制定并实施《嘉定区学前教育高级教师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在实现我区学前教育高级教师岗位晋升集中管理的前提下,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开展高级教师岗位晋升区级统筹工作,强化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两年来,共计50人实现了高级岗位晋升,大大激发了教师队伍内驱力与活力。
四、完善保障机制,确保经费支持
(一)统一公用经费标准,满足日常保教需求
区财政局和区教育局每年共同研究制定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基本标准,并结合实际幼儿数和一园多址情况确定附加系数,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行。2024年,嘉定区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基本标准分别为示范性幼儿园3700元,一级幼儿园3400元,二级幼儿园3300元,与上海市其他各区相比,我区处于较高水平。
(二)保障重点项目经费,助推内涵发展
区教育局加强顶层设计,学前教育科每年制定重点项目发展规划,幼儿园结合自身办园实际,紧紧围绕目标实现,进行重点项目经费申报,促进幼儿园高质量发展。2022-2024年分别投入综合教改推进、课程环境建设、大视野课程、委托管理、医教结合、高质量幼儿园建设等内涵发展专项经费3237.07万元、3825.89万元、4071.15万元。
(三)坚持民办经费补助,扶持民办发展
为推动民办幼儿园健康持续发展,嘉定区政府坚持给予民办幼儿园经费补助。2022年-2024年分别投入各级各类民办幼儿园补助经费1238.20万元、1041.96万元、1098.70万元,为民办幼儿园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教师待遇,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为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率,我区各幼儿园在编制预算时同步开展绩效管理工作,包括单位整体支出绩效目标、预算项目绩效目标和绩效前评估,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开展预算项目绩效跟踪监控管理,次年完成上一年度预算项目和单位整体支出的绩效自评,不断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综上,我区在推进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人民群众的高质量期待还有差距。未来,我们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努力构建更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体系,让品质学前成就每个孩子的美好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