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司法服务保障嘉定新城高质量发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2024-11-20 点击数:

(2024年11月20日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4次主任会议通过)

2024年10月29日,区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区法院、区检察院《关于司法服务保障嘉定新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区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向本次会议提供了相关调研报告。常委会会议对调研报告表示同意。

常委会会议认为,近年来,区法院、区检察院高度重视,秉持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核心,构建了一套立体化、高效能的司法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法治环境的优化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两院工作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司法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嘉定新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常委会会议指出,随着嘉定新城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经济社会活动也日益频繁,企业、群众对高效、公正司法服务的需求急剧攀升。目前还存在:一是司法资源与司法服务需求还不够匹配。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持续加重,“案多人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裁决的质量和效率。部分重点区域或关键案件可能得到了相对集中的关注与资源投入,而一些基层案件或非重点区域的司法需求,及时有效的应对仍显不足,影响了司法服务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二是优质化营商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打造和维护。专业性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在实地走访和座谈中,企业普遍反映需要更多的专业法律咨询和指导。特别是在企业关心的知识产权保护、合同纠纷预防、国际贸易法律咨询等专业性法律服务方面,服务供给显得相对滞后和不足。调研中不少企业认为案件审理周期偏长,各个环节过于繁杂,消耗了大量时间与精力。便捷式服务方式相对落后。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企业和群众对自助式法律查询、移动应用法律咨询、线上办案等便捷服务方式和个性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目前还无法快速响应和满足期待。三是重点领域法治保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随着新兴经济业态发展,知识产权案件多发,目前主要存在司法服务难以充分满足企业迫切需求的问题。在汽车等重点产业司法服务方面,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无人驾驶等领域的新问题凸显,对司法服务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四是助力社会治理精细化能力还有待加强。两院充分运用司法建议为社会综合治理“把脉开方”的力度还要进一步增强。普法宣传要进一步扩大受众,与政府部门等联动机制需要进一步加强。

围绕市委、区委及市人大关于新城建设相关工作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常委会会议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是优化配置,进一步提升司法服务效能。通过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进数字法院和数字检察建设,减轻工作负担,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提升区域协同与差异化管理,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案件,集中优势资源保障的同时,也要做好面上的平衡,满足多层面需要。二是精准供给,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能级。紧跟新城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强调研,组织跨部门的专业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新兴产业等专业性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针对企业、群众普遍反映的法律需求,加强专业性法律咨询和指导。进一步推进诉讼程序的简化和优化,探索扩大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范围、运用好电子诉讼服务,提升案件办理效率。同时,加强信息对称,通过公开审判流程、诉讼进展等信息,让企业、群众及时了解两院工作,提升工作满意度。三是专业高效,进一步提升重点领域司法保护力度。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重点产业发展等领域存在的难题和瓶颈,通过建立快速维权机制,简化案件办理流程,缩短审理时限,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重点领域相关法律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比如涉外知识产权、汽车、医疗等领域的专业法律人才。进一步推动数字法院、数字检察建设和运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工作智能化水平,有效应对当前网络大环境的新趋势。四是深化联动,进一步推进新城社会治理创新。着力构建更加紧密的跨部门合作框架并落地实施。特别是加强与职能部门、街镇、社区、行业组织的联动,实现部门间线索移送、采集收集证据、矛盾风险点提醒等方面实质性对接,实现法治化环境共建共治共享多元合作,不断提升司法保障工作的整体效能。强化矛盾预防与前端治理,运用好矛盾纠纷预警与预防体系,通过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等,提升社会治理的前瞻性。加强法治宣传,提升公众参与度与满意度。增强法治宣传专业性、精准性与普适性,通过举办互动性强的法律讲堂、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日、公众开放日等丰富活动,提升企业、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建立更加透明、便捷的反馈机制,及时吸纳民意、优化服务,进一步提升司法保障新城社会治理的实效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