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委会工作 >> 监督工作 >> 内容

关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的汇报

2025-09-12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2025年8月27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3次主任会议上

嘉定区农业农村委主任 浦浩东

主任、各位副主任:

受区政府委托,现就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情况作汇报。

嘉定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稳妥深化农村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新型经济组织治理构架。全区现有149个村组织、1750个组,镇经济联合社9家、村经济合作社147家,镇集体企业451家、村集体企业437家、组集体企业1家。147家已改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完成合作社和村委会分账核算及村经分离工作,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

(二)开展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梳理。2011年,全区启动村级产权制度改革,按农龄将经营性资产进行股权量化,让农民实实在在地成为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东。根据《关于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工作任务和报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信息的通知》(沪农经〔2021〕10号)文件精神,持续对区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梳理,目前全区共有29.38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三)多措并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我区坚持多措并举、改革创新,不断优化政策供给,统筹区镇发展资源,实施“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至2024年底,全区农村集体总资产9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净资产329.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20%,总负债609.94亿元,比上年增加6.79%。

(四)推进集体经济组织年终分红。强化改革举措集成增效,增加农民资产性收入,让广大农民共享农村改革发展成果。2024年度,全区10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股金分红3.68亿元(其中成员股分配3.45亿元,集体股分配0.23亿元),分红总额比上年增长2.8%;参与分配人数23.39万人,人均1475元,比上年增长5.3%。

二、特色亮点

(一)强化统筹协调,明确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一是创新集体经济体制机制,成立由区长任召集人的嘉定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嘉定区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嘉府规〔2022〕8号)、《关于嘉定区实施“一村一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嘉府办发〔2023〕25号)以及《区管企业参与嘉定区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行动方案》(嘉国资委〔2023〕14号),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区级资源统筹倾斜。由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平台公司与特定的园区挂钩,按政策参与园区的开发。如外冈镇联鑫平台公司与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定向建设及租赁意向,建设银龙路恒定路口23.6亩工业用地标准厂房。三是搭建镇级资产经营平台,以镇村联合或村村联合的模式成立集体经济平台公司,统筹管理和运营各村资产、资源和存量资金,多领域、跨区域参与市场化投资经营,提高村级组织收益。目前,9个涉农镇均已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平台公司,如安亭镇由19个经济薄弱村各出资1715万元(占总股本92.7%)组建成立上海安亭联投经济发展有限公司,2018年以来各村累计分红1955万元。

(二)坚持因村施策,促进集体经济保值增值。统筹考虑各村的农村集体“三资”现状、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实际情况,引导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通过“腾笼换鸟”“飞地”“组团发展”“筑巢引凤”“国企帮扶”五种模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是“腾笼换鸟”,审慎清退并盘活低效用地用房,引入高成长、高产优质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如安亭镇依托“一国两复”(国药、复旦、复星)支持医疗产业项目,由联投公司进行现有厂房拆除后,将新建厂房(约36774m²)出租给国药器械,建设工程已于2024年12月初开工,计划2026年2月完工。二是“飞地”发展,开展跨域投资、跨域购置物业或共同开发建设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并可持续的项目。如华亭镇联三村、华亭村组团在嘉定新城保利国际广场购置一手经营性物业2338平方米,联一村、塔桥村、连俊村、双塘村紧随其后共同出资购置嘉定新城保利国际广场物业2934平方米,年租金达500多万元。三是“组团发展”,通过镇村联合、村村联合等,打通资源、资金、信息、人才等经济发展要素流通渠道,发展优质集体项目,实现合作共赢。如嘉定工业区通过两村联合、三村联合收购了韩华厂房、民驰厂房、利隆厂房等八个项目,总投资6.74亿元,土地总面积293.96亩,厂房等物业面积12.55万平米,项目基本完成招租,每年增加集体租金收入5000多万元。四是“筑巢引凤”,以充分挖掘资源禀赋、提升基础设施为导向,以调优产业结构、构建产业集群为目的,创造本土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如嘉定新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由国企上海嘉隆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镇级集体经济组织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三方投资成立)投资建造的上海械谷创新医疗器械产业园已先后引进了瑞金医院创新中心工作室、医用机器人研究所、医学芯片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和联合实验室,逐步形成“产、医、学、研、检、证”为一体的产医融合创新产业综合体。五是“国企帮扶”,通过精准对接乡村需求,充分整合国资集资双方资源,以企带村、以村促企。在2023年第二次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上,9个涉农镇与11个区管企业签订了框架结对协议。其中徐行镇和桥村与嘉定交发集团下属场站公司结合村有场地、企业有停车场运营资质和管理经验的各自优势,推进村内停车场建设和运营管理,提升乡村停车服务水平,促进乡村发展。

(三)拓宽发展模式,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来源,我区鼓励集体经济组织拓宽发展方式,激发集体经济新的活力。一是探索“新产业”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级。如菊园新区镇级集体与民营企业合作,承接各类城市服务功能和新兴产业园区的运维、管理,目前运营嘉定城发集体环卫车租赁项目、六里村我嘉.邻里中心综合运营等项目。二是着眼“多元化”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如安亭实业公司与上汽集团携手推动资源共享与产业升级,将上汽原有试车场及测试区(总面积约2287亩)在完成服务能力优化后,面向社会市场开放运营,承接汽车测试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双方将协同规划建设低空经济测试服务中心,拓展服务新领域。三是锚定“新赛道”寻求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如嘉定工业区旺泾村充分发挥“带头人”自身兴趣爱好和专业优势,推动创新全市首家无人机社会治理模式,其低空经济带来的服务产业将会是村集体经济提升收益的一大助力。四是结合“农文旅”助推农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符合规划、安全的前提下,探索盘活村域范围可利用的商服用地、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等,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文化创意、康养民宿、人才公寓等符合农村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如华亭镇双塘村积极发展“农居花巷”项目,通过租赁并改造闲置农房,实行“村集体+镇级公司+企业”的运营模式,旨在打造一个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地。

(四)深化综合帮扶,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贯彻落实第三轮农村综合帮扶政策,制定《嘉定区关于持续深化农村综合帮扶促进强村富民的实施意见》(嘉委办〔2024〕7号)和《嘉定区区级财政资金扶持强村富民重点扶持村(2024-2026年)的实施办法》(嘉农委〔2024〕11号)两个文件,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继续实施经济欠发达村扶持,通过“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减轻重点扶持村经济负担,激发其集体经济发展内生活力。并新增“特色产业发展补贴”,完善可持续“造血”机制,充分释放政策效能。2024年,由区级财政对认定的29个重点扶持村给予基本运转经费补贴2178.74万元;对符合条件的村落实贷款贴息249.17万元、经营性物业购置补贴445.63万元。另一方面对农村生活困难农户实施精准帮扶,已印发《嘉定区农村生活困难农户综合帮扶实施方案》,元旦春节期间对困难农户家庭发放一次性节日帮困补助500元/户,为困难农户家庭成员购买商业保险,有效改善其因病致贫或返贫问题,减轻生活负担。

(五)强化“三资”监管,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关于印发<关于嘉定区农村集体土地和物业出租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嘉农委发〔2025〕16号)和《关于印发<嘉定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监督平台工作管理制度>的通知》(嘉农经〔2025〕1号)两份文件,通过规范集体资产出租管理、强化监管平台使用管理,全面提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二是开展监督指导。继续实施村账镇记、村资镇管,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提质增效行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指导街镇重点加强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签订、大额资金使用等监管,并开展第三方审计。完成对镇经办人员、镇记账中心人员、村记账人员相应的税法、审计、财务制度等培训。三是推进公开交易。指导街镇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资产租赁、股权转让、资产转让、农村工程项目、货物和服务采购等集体资源资产的公开交易,进一步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行为,提升农村集体“三资”要素价值。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嘉定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出负担有待减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后,虽然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事务分离、分账管理,但是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仍然承担着部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行政事业支出;二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有待拓展,我区农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以土地和房屋出租为主,目前还没有走出依赖“瓦片经济”的状况,农村集体经济收益来源有待优化。针对上述情况,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持续发力。

(一)提升统筹能级,凝聚发展合力。积极贯彻落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沪府办发〔2024〕26号)文件精神,切实发挥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联席会议主导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更多政策支撑,为农村集体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发挥镇级平台公司作用,抓住汽车“新四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等现代化产业以及示范村、城中村等规划建设发展新机遇,统筹配置辖区内集体资产、土地、项目、财政扶持资金等各类资源要素,帮助集体经济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

(二)坚持发展为要,促进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拓展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具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充分利用资源禀赋优势、主导产业特色,积极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支持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入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模式开放创新,最大程度激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在构建具有嘉定特色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

(三)深化农村改革,维护农民权益。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要继续理顺镇村集体企业投资关系和产权关系,探索开展镇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等事项纳入本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竞价交易,实现“应进必进”“一网交易”。聚焦“拓投向、严程序、控风险、管回报”四个方面,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做到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与激活资源要素有机统一,让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和红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