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民主的生动实践 ——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的周岁记
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2020年4月21日成立,到今天整整一周岁啦。成立一年来,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始终围绕两个提升、三支队伍建设、赋能提效四流程打造方面下功夫,结合园区实际,以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全过程民主的重要内涵。
一、提升软硬件两方面能力,严密制度设计
(一)强化软件支撑,构建有力引领
1、完善组织架构
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设立之后,如何快速高效推进工作的开展成为了首要任务。基层立法联系点迅速组建领导班子,充实完善由党工委主要领导和管委会各职能部门参与的领导班子和组织架构,确保了立法联系点建设的有力有序推进。依托人大工委“家、站、点”的联系体系,探索形成“1+6+22+X”的立法联系网格。“1”即设置1个立法联系点;“6”指立法征询所涉及到的六大领域,即辖区村、居、企业、特色园区、机关部门、群团组织;“22”指六大领域内的具体信息采集点;“X”即专家顾问团、顾问单位团队、成员单位、法律志愿者等。
2、积极建章立制
经过一年的实践,嘉定工业园区立法联系点已经先后制定实施了联席会议、年度计划、工作规则、学习培训、立法调研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制定了立法联系点和信息采集点两个层面的相关制度规则,力图有立法征询任务即可迅速开展,开展征询即可有成效。通过完善立法联系点体制机制方面的建设,提升立法征询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精准化,强化联系点的基层性、联通性。
3、深化协调配合
工业区立法联系点与工业区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开展工作,将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与基层立法治理、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中心、立法征询与领导班子走访、人大监督调研、代表联系选民等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为把社会治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供坚强动力。
(二)依托硬件支持,打造宣传窗口
12月1日,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实体化阵地正式启动。紧紧依托实体化阵地建设,立法联系点不断增强接待能力,增强联系点在普法宣传等方面的功能拓展和溢出效应。主要是将人民群众“迎进来”,采用计划安排与单位预约相结合的方式对外开放立法联系点的实体展厅,让居民企业了解立法联系点工作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从而引导他们在今后积极参与,截至今年4月,立法联系点展厅共接待23批次共计474人次前来参观;展厅的“知识产权调解工作室”、“法律咨询室”、“选民接待室”于每周二开放使用,同时设于叶城派出所的法律咨询室每周四开放使用,截至今年4月,共有13人次前来咨询16个法律问题。
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构筑有利后盾
为了使立法联系点这一民主立法渠道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工业区立法联系点围绕着充实立法资源打造了三支专业队伍作为开展工作的“最强外脑”——一支由区法院、检察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志道律师事务所、上海久光律师事务所、京东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的专家学者、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务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一支由嘉定区律宏律师事务所组成的专业第三方团队;一支由46名志愿者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
智囊团在两个方面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作为法言法语的“翻译器”,专家顾问团以独到精确的法律视角将立法草案的法律语言转化为贴近生活实际的平实语言,为提出专、精、准的意见建议做好准备,在意见收集上来之后,法律服务志愿者们将来自群众原汁原味的意见转化为立法语言,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打下民意基础;二是通过信息采集点反馈的意见建议聚焦老百姓最关心的重点问题,通过召开与专家顾问团、第三方律所团队的专题研讨会议予以深入讨论和研究,探索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三、深化赋能提效四板块建设,激发制度红利
基层立法联系点成立一年来,在立足征询主责的基础之上,坚持以联系点实体化阵地为依托,围绕监督执法、宣传普法和促进守法持续扩展联系点功能,致力于将联系点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人民群众、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等工作深度融合。
(一)立足主责主业,畅通立法征询“直通车”
围绕立法“直通车”的基本属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积极畅通企情民意反映渠道,联系点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一系列立法征询工作。截止到今年4月,立法联系点共参与了11部地方性法规的意见征询工作,开展网络征询5次,书面征询27次,座谈会34次,共听取意见建议873条,上报630条。就已经公布的5部地方性法规中,已有28条被市人大采纳,采纳数在25家立法联系点中排名第二,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
在立法征询工作开展中,根据征询的地方性法规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的启动征询范围和信息采集点,让立法征询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建立了立法征询反馈制度和奖励机制,充分激发园区内居民和企业参与立法工作的积极性,践行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理念,让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征询工作“感知”更“可用”。一年来,立法联系点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的立法“直通车”班次多了、线路广了,惠及民生更实了。
(二)开展监督执法,构筑企情民意“气象站”
围绕监督执法这一功能拓展,在2020年7、8月,联系点参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集中听取了关于两项条例的落实意见和建议,并在检查结束后形成了执法检查报告,通过将报告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或辖区内执法部门,督促条例的执行和实施。与此同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监督执法工作流程的制度,年初围绕市、区两级人大执法检查重点,结合工业区年度工作重点和民生热点初步选题,关注相关领域的核心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督促严格执法,在开展过程中将群众的声音凝结成执法检查报告,反馈至辖区执法部门,督促其就报告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推进。
(三)推进普法宣传,打造弘扬法治“传声筒”
在宣传普法方面,借助专家顾问团和第三方合作单位的专业化资源,积极开展法治大讲堂和普法微课堂等法制宣传活动。截止目前,已开展法制大讲堂活动5次,法制微课堂活动6次,以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方式开展法律宣传,让老百姓听得进去,让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遵法守法的社会风气。除此之外,稳抓线上线下两条线,线上主要依托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畅通信息采集点横向、纵向沟通渠道,大力弘扬法治理念、宣传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线下以立法点参观学习,现场法律咨询、法律顾问全覆盖、矛盾纠纷调解处指导、安置帮教对象法治教育等多种形式为主。
(四)注重德法兼修,筑牢服务群众“连心桥”
在促进守法上,由于工业区内企业较其他联系点来说数量多,因此联系点一直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优质政策环境的营造,构建和谐的政商关系,针对企业做好政策法规的及时跟进宣传,联合工业区内的商会、协会、联盟共同搭建服务和管理平台,以联席会议、信息管理和执法检查的形式开展工作。2020年7月9日,特邀上海市人大立法二处处长崔凯、嘉定区律宏法律服务调解中心胡霞为工业区立法联系点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业区招商服务口全体机关干部、各相关子园区党政正副职、招商条线干部、园区中小企业代表分别作“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解读、“疫情下的劳动争议处置”专题讲座。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强化纠纷化解在基层,联系点在建立健全街镇层面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基层村(居)委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设立接待窗口共接待来访群众,调处矛盾纠纷,开展法治讲座等服务。
最近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嘉定工业区关于立法联系点全面赋能提效的实施意见》,总结成熟的制度架构和完善体制机制,让每一项工作开展都有章可循,做出成效。
未来,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将深入贯彻实施意见的要求,继续扎实推进工作,努力把立法联系点打造成立法征询直通车、企情民意气象站、服务群众连心桥、法治宣传声筒。未来,围绕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基层属性、立法属性、联通属性,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将深入践行全过程民主的重要理念,让民主法治之花在工业园区生机勃发。未来,嘉定工业区立法联系点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争做排头兵,探索工业区立法联系点的实践样板。
(嘉定工业区人大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