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代表 >> 代表风采 >> 内容

沈福兴:管理的开拓者 信任的服务者

2016-06-15 点击数:

——刊登于2016年3月30日上海法治报走进人大专版

沈福兴是嘉定区马陆镇北管村姚家村民组组长,主要负责村组自治与管理工作,他因地制宜、善于动脑,热衷于思考改善工作的方式方法;他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奔走于基层一线,他的工作心得就是:勤走、勤看、勤问,加上一点点的巧做。

村组工作千头万绪,姚家村民组又是全村外来人口居住的密集区,外来居住人口近900人,管理任务重、难度大,沈福兴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看护好存量房屋,制止好违章搭建、监管好外来人员。身为村民组长,他每天工作时间都超过12小时,挨家挨户上门察看登记,自他上任以来,人口信息准确率就一直保持95%甚至99%,起初还会有不配合、不理解,但时间一长,他以自己无私奉献的行动不断感染和凝聚着村民和新村民对他的认可。百姓家的下水道堵塞了,他顺手就帮百姓疏通解决,村组里有卫生死角,他带头和党员、志愿者进行清理,邻里、新村民家庭有纠纷,他都不厌其烦参与调解,工作时间一长,姚家组就养成了百姓家庭一旦有新情况和新问题就会告诉队长、新村民周边邻里有变动也会告诉队长,理顺了关系、有了规矩,纠纷、收费、人口信息等一篮子问题,也就顺理成章迎刃而解了。姚家组的卫生费收取率始终高达90 %以上。

2013年,北管村党总支、村委计划在姚家村民组开展村组封闭式管理试点,经姚家村民组户代表绝对多数表决通过,姚家组的组宅改建开始了。作为人大代表,又是村民组组长,在基础改建的半年多时间里,他深入了解大家的困难和疑虑,做好每家每户的思想工作,处理好整治工作中各类矛盾,使得组宅改建得以顺利推进。在基础建设方面,将村组西侧破旧铁丝围栏改建成围墙,形成村组独立出入口格局;重新排设下水道,全面提升村组排污能力;在出入口建立村组联勤工作分站,在村组新架设12个视频监控设备,使村组每个道路、转角处都有监控设备24小时防护,确保监控无死角;引进视频刷卡门禁系统,引导群众有序出入;向村组内村民、新村民按照户数,发放门禁卡,实现一人一卡出入。使租住在村组内的人员自动到村民组长出进行信息登记,申请卡片,信息采集和人员动态管理工作准确率迅速提升。在民生设施方面,新建了公园,陆续将村民在公共用地上垦种的蔬菜、堆放的杂物进行清理,消除四害生存环境;改建了191间小厨房,组宅面貌焕然一新;布置统一用钢管架起铁丝线,布局晾晒设施。这些工作,均在短短的半年间里完成,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乐在其中,通过封闭式管理的创新模式,姚家组的卫生和环境状况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村组的案件量也基本为零,这让他有了更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沈福兴,一个人大代表,一个最基层的村民组长,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就是凭着一股子韧劲、一份执着,一腔奉献精神,谱写着他自己认为最豪迈的人生乐章,为建立基层组宅秩序,美丽乡村、共创文明辛劳着、工作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