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代表 >> 代表风采 >> 内容

基层治理的领头雁 社区居民的贴心人

2023-06-26 点击数:

在嘉定区人大代表中有这么一群人,她们是来自嘉定镇街道基层一线的社区书记,她们以“家站点”平台为纽带,以“双重身份”履职尽责,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当好居民群众的代言人、知心人、解忧人,在点滴小事中让居民群众生活获得感更强烈、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充实。

陈丽: 用更有温度的履职,绘出民生“最大同心圆”

陈丽代表是梅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同时也是连任两届的老代表。作为一名深耕社区多年的人大代表,她始终以“探索人大代表融入社区治理工作新途径”为己任,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聆听民声、用行动温暖民心,切实将群众智慧转化为推动社区治理的有效举措。

在梅园社区的广场一角,陈丽代表热情地招呼社区居民坐下,开门见山地说到:“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希望大家为我们的社区治理多多建言献策”。她深知社区自治和共治的重要性,并积极践行,在她的引领带动下,梅园社区成功培育了一批有活力、有热情的自治团队,他们既是社区的“守护者”,更是“智囊团”。以“绿色生活”理念为主线,创设“酵侬变宝”品牌项目,鼓励居民用酵素制作的方式实现厨余垃圾减量化、将废弃垃圾房改造为“环保益号店”,用积分兑换环保产品的形式激发居民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通过陈丽代表和自治团队的共同努力,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度不断提升,社区自治、共治队伍也愈发庞大。去年,借邻里中心改造契机,陈丽代表广纳居民谏言,为梅园社区的居民们量身打造“邻”距离展示区、“邻”距离体验区、“邻”距离种植区、“邻”距离服务区,进一步完善“自治空间”,通过硬件升级助推社区自治软实力提升,使得居民参与更高效、需求反馈更顺畅,从而形成“惠民外动力”和“反哺内驱力”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薄韫:立足社区“微改造”,打开品质生活新格局

作为一名在社区工作的基层代表,薄韫对每一件小事都倾注了很多心血。“关乎居民利益的,其实都不是小事”,她致力于从“小切口”改善大民生,推动小区从“脏乱差”变为“洁净美”。

“垃圾房太小了,每天经过都是垃圾满溢,臭得让人没法接近”、“小区的休闲场所和健身器材太老旧了,我们老年人想找个地方聊聊天、健健身都没有”、“社区图书馆里的设施和藏书什么时候可以更新换代一下?书也翻烂了,椅子也坐坏了”……薄韫代表对于社区的点滴变化和居民的现实需求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她深深地意识到,小区微改造势在必行,一刻也不能拖。

为了使老旧小区早日焕发新活力、展现新颜值,薄韫代表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召集小区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充分链接起各方意见和资源,以目标一起定、办法大家找、事情共同干的劲头加速推动件件“需求清单”变为现实。垃圾厢房扩容改造,以中心广场为圆心串联小区绿化健身带、紫藤花架、社区活动室打造“慢生活”景观小品,创新五分钟阅读圈理念对时光书吧软硬件进行全面升级……经过集众人之智、聚众人之力的项目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而居民在这其中不仅是提议者、参与者,更是监督员、裁判员。

吴晓红:守望城市蝶变,为民生幸福“提质”“加码”

吴晓红代表所服务的叶池社区是嘉定镇街道辖区内年代最为久远的几个社区之一,小区内有小梁薄板8幢,不成套公房730套,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房屋结构老化、厨卫合用环境堪忧等让居民们苦不堪言的头等难题。

借着今年街道非成套旧住房改建民生实事工程的东风,叶池社区内有15幢房屋被成功划入改建范围,如何把实事做好、做到居民心坎上,吴晓红代表想在实处、走在前列。在正式启动前,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采用“地毯式”排摸+“电话煲”沟通的工作方式,全面梳理总结出了居民最为关心关注的六大问题,即:怎样确定改造范围?没有被纳入本次改造的非成套怎么处置?对于不同房型的楼幢如何改造?改造过程是否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沿街居改非商铺如何处置?对于老人、精神病人及残疾人如何安置过渡期?她主动联系房管局、住房集团,及时为居民答疑解惑,切实打消各种顾虑。此外,为进一步助推旧改项目加速落地见效,她一方面以党建联建为抓手,将社区、物业和业务部门紧密联结,形成条块共担、全力协同的工作合力。另一方面,她在发动楼组长和先进党员加入政策宣贯队伍做好社区居民宣传引导的同时,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向职能部门建言献策。

她认为,参与老旧小区改建是居民家门口的幸福事,也是人大代表的份内事,让“老”居民早日过上便利“新”生活更生动诠释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诸海霞:助力“旧地焕新”,老旧小区实现“逆生长”

诸海霞代表是桃园社区党总支书记,作为社区的“一家之长”,她始终牢记自己身为人大代表的职责使命,不断探索社区为民服务与代表履职相结合的有效路径,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做好群众“传声筒”。

桃园社区综合改造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诸海霞迎难而上,联动整合网格、城管、物业、楼组长等多方力量,发挥组织力、动员力,打好综改组合拳,强力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在改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瓶颈,各类矛盾也随之增多。宝塔型房屋一直存在渗漏水情况,多数居民认为只有拆除重建才能根本解决,但也有部分居民强烈反对怎么办?北大街整体翻修,为降低安全隐患,将原本的小区护栏换成砌高的围墙,影响菜场小商小贩利益怎么解决?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诸海霞这位“大管家”出面处理,她每日忙碌在社区各个角落,查现场、访民意,妥善解决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做通部分顶楼鸽子棚拆违工作;协调教育局开放原城中路小学操场,缓解施工期间居民停车难题;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入户做通居民思想工作,解决了100多户楼栋“大刀片”翻新问题;实地勘察制定大、小广场,门头等改造方案,修建绿化拓宽道路;联系供电局完成高压电线旁楼栋的施工;翻新17个破旧停车棚,安装智能充电桩......在诸海霞的不懈努力下,原本“老破旧”的桃园社区发生了华丽蜕变,老百姓幸福感“原地升级”。

汤雅萍:心系群众关切,绿树“扰民”问题获解决

汤雅萍代表是秋霞社区党总支书记,她坚守为民情怀,心系社区,解民之所忧、民之所盼,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她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为居民群众信任的贴心人。

“感谢汤书记给咱老百姓办的大实事,困扰我们许久的绿树‘扰民’问题,终于解决了!”居民们纷纷前往代表联络点向汤雅萍为民纾困解难表示感谢,此时的秋霞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点早已成为居民心中的“解忧亭”。原来,在汤雅萍接待选民过程中,曾有不少居民抱怨过小区里面野蛮生长的大树影响日常采光、堵塞下水管道等问题。秋霞公寓、金沙公寓地理位置复杂,被秋霞圃景区、大专院校、区级单位三面包围,困扰居民的树木也并非都是小区的“原住民”,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围墙缝里偷“钻”过来的“外来物种”。为了尽快还居民一片春日暖阳,她四处奔波、多番交涉,涉及到秋霞圃景区内的古树名木,与园方、绿化部门积极协调,找专人、看现场、出计划,等到植树季节到来即刻开工;涉及科技学院的,上门与校方总务沟通,研究制定修剪方案;涉及嘉房置业公司的,在征得公司授权后,直接委托嘉城物业公司进行修剪……最终一件件“绿色”扰民事件逐一解决,她用实际行动回应着居民的期盼。

孙芳、祖韶芳:聚焦民生需求,助推加梯工作显成效

孙芳、祖韶芳代表作为社区书记和人大代表,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把党建引领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皇桥社区党总支书记孙芳在楼组资源整合中,积极挖掘在职党员、退休党员、社区能人一同参与加梯工作,通过多方力量联动,实现了三皇桥小区加梯“零”突破。目前该小区成功签约3台,另有5个楼道正在洽谈中。在推进加梯过程中,孙芳集结年轻力量,积极参与并跟进加梯协调工作全过程。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座谈,邀请成功加梯的楼组党员分享经验,为居民群众答疑解惑,消除居民加梯顾虑。对于老年群体多、安装需求强,但被大量外来租户束缚拖慢加梯进程的楼栋,孙芳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坚持“走百家门、解百家难”,积极宣传动员,做通居民思想工作,快速推动加梯工作进行。

李园二村社区党总支书记祖韶芳通过社区“三驾马车”、居民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克服了“资金筹集难”“沟通协调难”“利益平衡难”等困难。目前,在首台“样板”电梯示范引领的作用下,4台开工在建,1台已完成签约审批。祖韶芳表示:“加梯工作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低层住户不配合引发邻里矛盾、房屋结构复杂评估困难重重、低收入者无力承担加梯费用等问题,给整体推进加梯工作带来不少阻碍,但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每一位业主,共商共议、争取理解支持,才能让业主早日达成加梯心愿”。她回忆在上门征询群众意见时,其中有户低保单亲家庭靠母亲的退休工资及政府补助维持日常开销,母子俩身体欠佳,对加装电梯需求强烈,但苦于无力支付分摊的款项,楼组合同也因此停滞未签。如何才能打破僵局,让居民早日享受政策红利?为此她积极做好群众的“发言人”,多次与代建加梯公司协商解决办法。最终,通过与此户居民单独续签分段延期付款合同的形式,使居民在圆了加梯梦的同时,也解除了资金筹集的后顾之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