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代表 >> 代表风采 >> 内容

“人民代表大会70周年”征文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10-09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就是不断总结经验、自我革新的过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在推进人大工作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以及提高人大机关服务保障能力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作为一名区人大代表,我深感责任在肩、使命光荣。为此,我始终坚持把学习作为提高素质的首要任务,常态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习方法上,一是坚持向领导学、向老同志学、向群众学,把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在关键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对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坚决贯彻执行,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接受思想的淬炼,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不断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明方向、学方法,切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二是坚持依法履职,依法推动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三是坚持学思用贯通、知行信合一,有效向底层扎根,向末端发力,切实解决基层民主协商“最后一公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时代赋予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全新的含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人大工作与基层工作紧密结合,在实践中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内涵,努力使各项工作顺应民心、反映民意、贴近民生。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坚持开门立法,听取民意,汇聚民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作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立法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立法的过程就是代表人民意志、表达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的过程。结合之前基层工作经历,在担任区、镇两级人大代表期间,我牵头组织开展了5次民意调查,共计收集意见9条,问题主要集中在社区治理、公共交通、民生保障、道路安全等方面,如小区内乱飞线、底层居民治安维护、失独老人和残疾人的生活保障、公共汽车运行范围覆盖率、村民医疗服务体系待完善、下岗村民再就业率待提高、消火栓设立欠合理、共享单车乱停放等问题。利用人大代表的职能,我将这些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及时上报,积极寻求解决之道。

二、坚持按需出发,精准定位,提高质量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因地制宜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立项要筛选,对于同类型或同口径的问题进行筛选,不以追求立项数量为导向。内容要精细,基层独有的特色恰恰就在于它的接地气,群众反映问题是具有区域局限性、片面性的。要提高立项质量才能提高立法质量,才能提高立法后的可操作性和广泛性。

三、提高履职能力、完善制度建设、强化组织建设

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履职培训,提高人大代表的政治素质、服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增强人大代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人大代表要敢于为群众发声,敢于讲真话,只有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才能确保群众心声得到有效传达,使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我积极参加代表联系选民、联系社区、联系村组活动,有效促进了人大代表和群众的紧密关系,依法推行工作。坚持不断强化组织建设,为充实人大代表队伍,吸纳具备法律、财经等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提高人大代表间的交流力度,开拓视野、增强基层队伍的创新活力。

四、注重宣传,提升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我认为可以挖掘生动鲜活的基层案例,在融媒体矩阵开展宣传,对市民朋友的留言反馈及时回复,不断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展示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新作为、新气象。

基层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沃土,又是历来矛盾、问题的交汇地。身为人大代表,我将继续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始终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为嘉定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贡献江桥力量。

(嘉定区七届人大代表、江桥镇星火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周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