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嘉定区201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书面)

2016-08-02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2016年7月21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

嘉定区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就本区2016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向区人大常委会作如下报告。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在中共嘉定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区财政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政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上半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平稳发展,财政收支运行情况良好。

一、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及特点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479522万元,同比增收320428万元,增长27.6%,完成年初预算的71.6%,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工作目标。其中:区本级收入602179万元,同比增收205343万元,增长51.7%;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收入214841万元,同比增长15.6%;镇级收入662502万元,同比增长14.9%。

今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增幅再创新高。今年以来,本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呈现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增幅逐月提高,上半年实现增幅27.6%,高于去年同期16.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同期增幅最高,在全市各区县中总量排名第三位,增幅排名第十二位,略低于全市区县平均增幅。二是主体税种增势稳定,为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上半年五大主体税种同比增长24.6%,贡献了全区增量的65.3%,拉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营业税同比增长28.3%,占全区增量的17.1%。三是第二产业增势回落,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贡献度有所下降,上半年第二产业同比增长仅为0.4%,贡献全区增量的0.5%,比去年同期下降40个百分点,主要是受上年同期制造业增值税免抵调库基数影响,若剔除该调库因素,则第二产业实际增长12.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四是第三产业增收有持,成为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的主动力,本区三产同比增长34.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67.3%,较上年同期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汽车销售业、房地产业分别同比增长51.8%、46.7%、30.6%,合力带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7个百分点。五是房地产业增势回升,增量重回行业首位。受整个市场热潮带动,本区房地产成交量节节攀升,房地产业同比增长30.6%,贡献了全区增量的32.2%,重回行业增量首位。六是非税收入快速增长。按照加强财政专户资金以及财政存量资金管理的要求,对财政专户资金进行全面的清理和盘活,上半年非税收入增长236.3%。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及特点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63697万元,同比下降7.5%,完成年初预算的53.5%。其中:区本级支出699540万元(含街道执行数),同比下降22.0%,完成年初预算的54.9%;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支出222610万元,同比增长26.2%,完成年初预算的59.9%;镇级支出441547万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年初预算的48.9%。

今年以来,区本级财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聚焦难点转方式、补短板,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民生改善,着力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增强持续增长动力,主要有以下特点:

1聚焦支持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区本级教育支出154367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50.9%。主要用于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生均经费定额标准,小学和初中比上年提高300元/生/年,高中比上年提高200元/生/年;支持校园改造维修,保障新建学校二次装修,落实设备添置及更新;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支持艺术、科技、体育等特色教育,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持续扶持和奖励民办教育,补贴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安排免课本和作业本项目,不断改善办学环境;积极引导青年教师的特长与优势发挥,拓宽教师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不断推进品质教育发展。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35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2.0%。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加大对公共卫生的财政投入力度,主要用于配合国产首台质子治疗设备的研发和临床应用,落实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项目,提高肿瘤治疗水平;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落实社区诊查费减免和基本药品零差率;完善社会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建设,落实市民医疗帮困和医疗救助;积极支持院前急救体系建设,安排急救车辆更新,用于院前急救救治、重大赛事与活动的保障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实施全科医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青年医师的培养选拔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医师队伍。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项目,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7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9.7%。主要用于加大对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支持长者照护之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落实老年综合津贴发放工作,切实加强老年群体的获得感,使老年人共享我区经济发展成果;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保障养老机构的设施改造和运营,对新建改建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和养老床位进行补贴;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现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鼓励创业和就业,对万人就业等社会公益性岗位实行就业补助;完善社会补助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对退役军人实施退役补助,对支援外地建设退休回沪定居人员提供帮困补助。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72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2.0%。主要用于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落实上海保利大剧院演出、运营及能源补贴;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保障全民健身、羽毛球推广和图书购置;深入推进我区“文教结合”工作,保障学生文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图书购置和一系列群众体育活动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

2、聚焦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区本级城乡社区支出22205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57.2%。根据财政存量资金的性质和用途,结合本区重大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和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减量化补贴,对澄浏南路大桥、垃圾填埋场、长途客运站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政府回购,对大众工业学校、地铁14号线曹安路站、办证中心等动迁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对再生能源中心外围基础设施建设、外环林带建设、原水支线工程等项目进行资金拨付,对新城区域等土地储备项目追加投入,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打造宜居宜业宜人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区本级农林水支出2137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9.7%。主要用于支持农业发展,追加梅山猪场基地建设,对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和整治不规范生猪养殖进行奖励;支持林业发展, 进一步推进经济果林“双增双减”工作,安排生态补偿转移支付,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支持水利工程建设,保障雨污水泵站运行养护,推进高水平粮田建设;支持村居社会管理,落实以奖代补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服务。农林水支出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农产品(食品药品)检测中心建设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区本级交通运输支出1567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1.8%。主要用于保障公交营运,补贴公交信息化工程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新能源车运营补贴机制,落实新能源公交车运行补贴。交通运输支出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道路养护和维修等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

3、聚焦支持科技创新,着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2372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9.5%。主要围绕加快发展“四新”经济,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集群扶持资金;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落实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扶持资金,提高科技创新效益;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对上市挂牌和新兴金融企业进行扶持;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支持推广新能源汽车;支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聚焦扶持现代服务业、经济小区和小巨人计划项目;对高层次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予以资助,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创新人才的激励力度。科学技术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天使基金、汽车城新能源推广等财政扶持资金,上半年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

区本级节能环保支出94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3.2%。主要用于大众和新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费,扩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规模,支持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节能环保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安亭污水厂污水处理费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二、上半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67031万元,同比增长106.4%,完成年初预算的89.5%。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82231万元,同比下降9.4%,完成年初预算的53.2%。主要收支项目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695837万元,同比增长108.7%。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支出43710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0.5%。其中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230505万元,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城北大居和江桥镇J地块土地出让金返还。城市建设支出57870万元,用于泰和水厂扩建、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补贴和道路、管道、桥梁的维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590万元,用于河道管理养护。补助被征地农民支出84066万元,用于新城区域动迁安置房回购和街镇宅基地置换。土地出让业务支出90万元,用于储备规划、计划编制费。廉租住房支出468万元,主要用于廉租住房租金补贴资金。棚户区改造支出14506万元,用于老街改造。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47007万元,主要用于城北大居建设。

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1766万元。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329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1.5%,主要用于沪宜公路改建工程、河道整治、排水管道修理、积水点改造和河道护岸应急工程等。

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37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30.9%,用于设施菜田建设和高水平粮田设施。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农业旅游补贴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7319万元,同比增长22.8%。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支出9658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支出重点用于住宅建设基地范围内的城市道路、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落实垃圾减量奖励补贴、应急抢修费用。支出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道路维修保养费用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支出43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0%,落实道路全程监控电子警察查处邮寄费。支出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交通秩序管理系统和道路交通设施运行、维护费等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收入(含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收入)525万元。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支出1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6.9%,用于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支出进度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型墙体材料推广,上半年支出未达到序时进度。

彩票公益金支出101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41.0%。其中用于社会福利的彩票公益金支出987万元,主要落实市民综合帮扶、社区公益招投标项目资助;用于教育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16万元,主要落实乡村少年宫运转;用于文化事业的彩票公益金支出9万元,落实城市社区文化中心专项资金。支出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年初预算安排的嘉定游泳馆升级改造维修工程等受项目实施进度影响,上半年尚未落实支出。

中央水库移民扶持基金(原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支出72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4.4%,主要用于移民安置地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移民遗留问题。

污水处理费收入1584万元。2016年3月1日起排水设施收费调整为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三、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执行情况

上半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789万元,同比增长27.5%,完成年初预算的95.5%。其中:上缴利润收入2889万元,股利、股息收入5397万元,产权转让收入50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400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22.1%,用于区属国有企业的增资。

四、财政改革、管理创新情况

上半年,区财政局不断深化财政改革,进一步激发财政体制机制活力,继续夯实基础管理,推进财政理财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加强财政监督,加强财政信息公开,全面保障财政资金规范运行。

一是完善财政管理机制。建立新型公务交通保障机制,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制定区级机关执法执勤用车制度和参改人员开展公务活动差旅费保障办法,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保障公务出行。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印发《关于嘉定区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和加强现金支出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和《嘉定区预算单位公务卡使用考核管理办法》,健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实施社区卫生经费区级统筹,优化社区卫生资源,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均衡发展。研究司法体制、群团改革等重大改革的经费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体系。

二是提高预算执行的效能。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财政支出执行管理的通知》,建立健全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部门支出进度通报制度,加快预算执行和项目支出的整体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梳理本区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结余资金,统筹财政专项资金,清理收缴部门结余结转资金,积极盘活财政存量。上半年安排使用存量资金40亿元,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回购、建设用地减量化补贴、公共交通运行补贴以及重大基础设施、轨道站点建设、学校动迁等新增项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在批准的限额内举借和偿还债务,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全面评估风险状况和健全预警机制,切实防范风险。拟定《2016年嘉定政府债务情况的报告》,逐步建立政府债务限额及债务收支情况公开的常态机制。落实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和完成新增债券额度分配工作,实施置换债券的国库垫付,依据债券用途和结合本区发展实际,推进普通公路、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公益性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向社会公开经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政府预算,首次将区对镇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情况按地区按项目向社会公开,同时一般公共预算中基本支出经济分类全部细化公开至款级科目。扩大部门预算公开范围,3家街道预算纳入区本级预算管理,全区公开部门预算的单位从42家增加到47家。公开内容进一步细化完整,由2015年“两表一说明”增加到2016年“六表一说明”,内容涵盖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所有收支、政府采购及“三公”经费预决算。做好对街镇财政信息公开的指导,街镇公开进度与区本级同步。

五是进一步加强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完成党政机关定点会议场所和印刷增补招投标工作。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7个预算项目开展绩效后评价工作,对5个项目开展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开展专项资金政策评价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点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2015年度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情况、政府采购执行情况、公务卡强制目录执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基本情况以及票据使用和以前年度的部分预算执行情况实施全面检查,对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情况等实施监督检查。

五、下半年工作打算

上半年,本区财政收支运行平稳,但下半年财政收支任务仍十分艰巨,从财政收入情况看,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加上结构性减税和中小企业减负政策力度加大,房地产发展形势难以预计,财政收入增长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从财政支出情况看,随着本区各项改革进程的深入,科技创新承载区建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项改革性支出、民生保障支出、建设性支出均需要加大投入,财政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全力以赴,确保各项财政收支任务的全面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收入征管,圆满完成全年收入目标

围绕全年收入目标,坚持依法征税,规范税收征管秩序,优化财税服务,加强对财政收入的预测分析,重点关注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及财政体制过渡性调整后的增值税收入变化情况,建立试点运行情况跟踪分析专项调研机制。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实行动态跟踪和税源监控,准确把握财政收入发展趋势,提高收入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强化收入征管,挖掘收入增长潜力,研究解决财政运行过程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和足额入库,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二)深化财政改革,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积极贯彻实施新《预算法》,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预算相互之间的统筹力度。推进中期财政预算管理,落实2017—2019年中期财政规划试编工作。建立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修订本区政府购买服务分级目录,加大制度实施力度,构建规范、透明的政府购买服务体系。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试编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深化财政信息公开,将部门预决算信息、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和国有资产等信息纳入部门预算公开范围。完成区与镇财政管理体制及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调研工作,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范围从区本级延伸扩大到全部街镇。

(三)强化支出管理,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建立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度,以项目支出为抓手,对重大项目实施跟踪管理,加快项目实施的进度,完善财政拨付方式,切实提高预算执行进度。科学用好财政增量,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转方式、补短板,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全区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继续贯彻落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严格经费的预算管理,降低行政成本。

(四)实施财政监管,规范资金管理

规范国库资金管理,加强源头防控,严格财政资金拨付流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的日常管理。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探索与电商合作采购通用类产品,开展政府采购项目的绩效评价。加强街镇财政管理的指导和监督,强化事前和事中财政监督检查,加强监督检查结果在财政管理中的运用,健全街镇财政性资金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