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6年上半年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书面)
——2016年7月21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下面就本区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的情况,向常委会作如下报告,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年,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国内经济下行风险依然突出的复杂形势,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齐心协力,围绕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领先”的发展思路,坚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健康平稳有序。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如下(见表1)。
表1 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 单 位 | 2016年主要目标预期 | 上半年完成情况 | ||
绝对值 | 增长% | 进度% | |||
1. 增加值 | % | 7左右 | 910.2 | 5.0 | 48.4 |
#增加值(属地) | % | 7左右 | 622.7 | 7.6 | 48.2 |
2.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 % | 进一步提高 | 0.2:55.5:44.3 | ||
3.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3 | 2497.3 | -5.8 | 49.5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属地) | 亿元 | 3 | 1544.4 | 持平 | 49.5 |
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 | % | 10 | 306.8 | 0.2 | 42.6 |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2 | 485.4 | 12.2 | 49.6 |
6. 外贸出口额(1-5月) | 亿元 | 580 | 244.9 | -1.1 | 42.2 |
7. 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增长 | 亿元 | 8 | 148 | 27.6 | 71.6 |
8.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00以上 | 211.2 | 0.5 | 70.4 |
9.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 人 | 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 4617 | 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 | |
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元、% | 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 23837 | 9.5 | / |
(一)关于经济发展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区增加值可比增长5.0%,属地增长7.6%;财政总收入、财政总收入(属地)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7.9%、17.1%和27.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8%,属地同比增长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区引进合同外资3.0亿美元,外资到位资金3.5亿美元,1-5月外贸出口实现244.9亿元。
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属地)完成276.1亿元,可比增长14.1%,领先第二产业10.9个百分点,占比44.3%,较去年底提高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幅增长,实现投资108.9亿元,同比增长21.7%。积极推进园区功能提升,中广国际二期、三期建设加快推进,嘉定电子商务产业园上半年引进81个相关产业项目,集聚优势进一步凸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联合中心”在安亭汽车创新港挂牌,着力推进马陆都市产业园、江桥西郊服务业集聚区等成片调整工作,上半年全区淘汰劣势企业83家,节约标煤1.1万吨,腾出土地5644亩。
表2 重点园区功能提升情况
l 电动汽车示范区:试乘试驾中心新引入宝马i3、volvoS60、比亚迪唐等3款新能源汽车,累计已引进国内外28个品牌36种车型共计67辆新能源汽车参与示范;EVCARD项目运营工作稳步开展,上半年申请并获批500张新增牌照额度,整体投入分时车辆1238辆, 新增全市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站点533个。 l 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基地: 上半年帅特龙项目试生产,联东U谷产业园二区竣工验收,子元科技、顺荣汽车等项目完成土地收储。 l 国际汽车城汽车创新港:上半年,新增蔚来汽车、长城哈弗、乐视法乐第、保时捷工程技术等项目2.4万平方米租赁面积。 l 南翔游戏产业园: 上半年引进游戏企业372家,累计1644家,营业额56.1亿元。 |
着力强化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制造业出现低位运行,虽然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497.3亿元,同比下降5.8%(其中汽车制造业完成1835.1亿元,同比下降6.2%),但产业集聚度与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仍进一步提高。“千百十亿”产业能级提升工程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区5亿级以上企业累计127家(新增2家),总产值1977.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79.2%,较去年年底提升2个百分点。汽车零部件行业成为稳增长重要支撑,上半年实现产值882.2亿元,同比增长3.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属地)比重57.1%,较去年年底提升1.3个百分点。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势头良好,上半年实现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集成电路及物联网和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同比分别增长81.3%、4.4%和26.1%。
着力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依托文化信息、新兴金融等优势行业,全区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功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文化信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805.4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税收30.0亿元,同比增长22.6%。在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85.4亿元,同比增长12.2%,电子商务实现零售额292.5亿元,同比增长14.5%。新型金融业发展成效显著,积极搭建上市公司合作平台,成立嘉定上市公司协会,由欧盟城市发展委员会和上海金融谷共同组建的“欧盟中国(上海)科技金融中心”在嘉定正式挂牌。1-5月全区13家小贷公司累计放贷232.2亿元,同比增长116.2%,上半年新增股权托管交易及新三板挂牌企业40家,累计211家。
(二)关于创新能力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6.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属地)比重的19.8%,较去年同期提升3.2个百分点。
全力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发展。加快各类科技创新资源集聚。至6月底,全区已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市级新型孵化器1家。新备案区级众创空间10家,累计37家,提供场地面积25万平方米,创新创业企业1403家,打造了南翔智地、科技50等一批众创品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603家,国家级、市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分别达到3家、77家、126家。张江嘉定园进一步放大集聚效应,上半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95亿元,完成营业收入2425亿元,完成税收1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6%、11.6%、13.1%。
不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充实创新企业储备库,上半年完成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申报推荐60家,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及市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分别为31项和48家,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项目2230个。1-5月全区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2637件和202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287件和493件。积极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稳步推进上海微技术工研院8寸研发线前期工作、应用物理所自主研发的首台国产化质子治疗装置等重大项目建设。
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嘉定科创大厦功能布局设计正在加快推进。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高效便捷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整合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政府服务机构,设立了“创新创业服务专窗”,为科技企业打造“一门式”服务“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网上政务大厅一期基本建成,大幅缩减科技企业设立审批时限。积极拓展“科创直通车”服务,为科技企业提供人才保障、政策落实、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科研成果展示及转化、创业辅导、投融资等一站式全方位服务。加大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设立了嘉定区“科技创新创业发展专项资金”,计划三年投入30亿元。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开展“创业中国”2016年度总决赛、“创新中国春季峰会-嘉定之夜”等创新创业活动。
(三)关于城乡统筹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根据“一核三区”城市功能布局,全力推进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城乡统筹发展水平,重点城市化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2亿元,同比上升6.3%,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9.2%。
城乡规划编制不断完善。重点区域规划研究和编制加快推进,编制完成《嘉定区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创新发展规划》,明确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稳步推进新一轮城乡总体规划、镇级总体规划及重点片区规划编制,江桥镇、外冈镇、安亭镇总体规划完成初步方案,南翔镇总体规划、嘉定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和南门社区、安亭新镇二期、行政服务中心等区域控详规划编制正在编制。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大裕村、葛隆村等2个保护村及14个村的村庄规划进入公示阶段,8个村庄规划编制正式启动。
“一核三区”功能加快提升。新城核心区注重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德富路初级中学、成佳学校、白银路地下车库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成,大融城、百联嘉定购物中心、台北风情街等一批商业项目投入使用。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注重集聚发展,菊园物联网孵化器获评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成立魔方创客工场等一批有特色的众创空间及“创客学院”的5个培训基地,阿里巴巴物联网技术中心结构封顶。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注重产业功能和宜居环境的同步提升,乐视超级汽车(上海)研发中心落户汽车创新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封闭测试园开园,华师大附属双语学校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北虹桥商务示范区注重多产业融合发展,亿达北虹桥创业城联合众创空间在江桥开园运营,嘉定印象城项目规划设计工作正式启动。
农村地区发展深入推进。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完成动迁上楼户数476户,危旧房屋安全处置和旧住房改造分别完成4.7万平方米和3.4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涉及2镇5个村3313户的2015年村庄改造项目,加快启动涉及4个镇4个村2082户的2016年村庄改造项目。继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江桥、嘉定工业区等五个镇2695亩零星蔬菜、水果地已经收回,将统一规划种植;3254亩高水平粮田、495亩设施菜田完成招标,已进入施工阶段。稳步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今年上半年完成2014、2015年项目验收确认减量化面积190公顷,其中工业159公顷。
表3 农村地区发展情况
l 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启动17个镇村道路建设项目,其中6个项目已经完工;加快实施华亭镇北新村、安亭镇向阳村567户农户天然气管网建设。 l 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完成安亭镇、江桥镇、菊园新区和工业区等4个镇476户农户上楼工作,菊园东门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农户和居民房屋征收签约率均已超过90%。 l 推进农村改革:朱家桥村等5个村成立社区经济合作社和马陆陈村村成立社区股份合作社,累计共113个村实现产改。区镇两级财政对欠发达村扶持资金2200万元均已到位。 l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定了17家涵盖区级文化设施、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居综合文化活动室、公共文化设施延伸点等四级七类公共文化设施的试点,完成安亭镇赵巷长者照护之家建设,新增床位49张。 |
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力推进骨干道路建设。嘉闵高架路北段二期建设接近尾声,S7(沪崇高速)公路一期房地征收工作正式启动,沪宜公路改建进展顺利。积极推进区区通和“断头路”项目,稳步推进华江路改建、陈翔路下穿S5等道路建设,福海路延伸段项目正式开工。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上半年全区公共交通客运量4776万人次,营运里程1848万公里,营运班次129.7万班次,其中营运班次同比提高3.2%,完成嘉定3路、南翔5路线路调整,虹桥枢纽9路等8条线路实现增能,轨交11号线陈翔路站建设前期准备工作稳步实施。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及配套工程有序实施,安亭污水厂三期、南翔污水厂扩建等上下水项目稳步推进。防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进展。完成江桥封浜老镇圩区、嘉定老城区雨水管改造和宝安公路等7座下立交改造,普惠路(叶城路-嘉安公路)、胜辛路(宝安公路-双丁路)等道路积水点改造工程进展有序。
(四)关于社会民生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财政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进一步向民生领域倾斜,上半年全区教卫文体和社会保障支出分别达到24.6亿元和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9%和7.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837元,同比增长9.5%,快于全区增加值增长速度。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学区化、集团化办学为方向,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与同济大学、世外教育集团、中科院上海分院教育战略合作,构建“两圈四区六大平台”,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医疗联合体及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等重点工作和江桥医院新建、安亭医院迁建、瑞金医院(质子)中心配套医院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以全面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区、镇、社区”三级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嘉定网球中心建成运营,进一步改善群众健身环境,积极组织各类赛事活动。
表4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l 教育方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发布并实施2016年度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十大推进项目;利用区域内先进制造业、科研院所集聚优势,加强战略合作,推进青少年“创客135”行动计划,确定20所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创设青少年科普教育园区。 l 卫生方面: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优化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探索基于病种和学科的医疗联合体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完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急救分站建设方案编制,4个急救分站选址工作。 l 文化方面:搭建“海上文博苑”工作组框架,稳步推进前期有关工作,项目设计进入建筑概念方案阶段;初步拟定区级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表,确定17家四级七类公共文化设施的试点;完善“文化嘉定云”并启动三期建设。 l 体育方面:加快各类规划编制,初步完成《嘉定区公共体育设施2040规划》和《嘉定区自行车慢行系统规划》;竞技体育取得突破,体操运动员范忆琳将成为我区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举办各类体育赛事700余次,参与人次突破9万。 |
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继续加强。居民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上半年新增就业岗位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分别达到21097个和344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617人,控制在市下达指标7000人之内。着力推进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完善促进大学生就业、特殊人员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发放市、区两级各类促进就业专项资金2.3亿元,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138人次。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外冈镇福利院新建和马陆镇福利院扩建等项目建设,为13.6万名65周岁及以上老人申报办理敬老卡,为全区1.27万名老人提供各类居家养老服务。切实强化社会救助,把农村低保家庭成员纳入帮困粮油卡、券的发放对象范围,基本实现城乡低保救助一体化,上半年全区“一口上下”发放救助金6891.69万元,惠及10.7万人(户)次。积极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市属保障房3.6万平方米和区属保障房117.9万平方米建成竣工;新增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家庭27户,全区累计租金补贴家庭700户,累计发放廉租租金补贴434.9万元。
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五违”整治工作,全区“1+11”整治项目中,共整治违法用地630亩、拆除违法建筑51.8万平方米、取缔违法经营1103户、整治违法居住9215人、消除违法排污企业258家,其中市级重点地块江桥镇吴淞江北岸区域拆除违法建筑20.8万平方米,整治违法用地328亩,取缔违法经营280户,整治违法居住1372人,消除违法排污12家。深化落实市委“1+6”文件精神,继续加强社区建设,深化推进完善共治的工作平台,加快形成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协商治理格局,切实加强睦邻点和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全区累计1796个和2388个。不断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广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严格实施烟花爆竹安全管控,春节期间确保我区外环线以内基本“零燃放”;积极开展交通违法大整治,全区累计查处机动车违法30.3万辆次、行人违法4.8万人次、非机动车违法26.5万辆次。
(五)关于生态环境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
积极推进“健康嘉定”建设,全面实施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共设10个专项领域130个项目,其中市级项目59个,区级项目71个,目前已全部启动;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率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下达目标,上半年新增绿地16.9公顷。
积极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全力推进区域空气清洁专项计划,上半年全区PM2.5平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累计122天,优良率67.0%,同比上升6.3%。加大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实施《2016年嘉定区扬尘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同多部门开展区域联合整治。在全市率先开展VOCs全面排查工作,完成97家企业VOCs治理工作。
不断加强水环境治理。制定《嘉定区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对全区水质断面进行全面检测。积极推进镇村级河道轮疏工作,100公里中小河道轮疏已全面开工。稳步推进黑臭河道专项整治,列入专项整治计划的130公里黑臭河道工程前期手续即将办理完毕。加强污水治理,积极改善农村地区水生态环境,3000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1253户农户农村供水水管网改造工程启动建设。
积极推进绿化和市容环境建设。有序实施新绿化三年行动计划。围绕“百个公园、千块绿地、万亩林地”绿化工程,完成轨交11号线二期等区域8400平方米立体绿化建设,北水湾体育公园等4个公园建成投入使用,嘉北郊野公园一期、徐行启秀公园等6个公园建设顺利,目前全区累计建成公园78个,生态公益林和农田林网分别完成建设100亩和60亩。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工作。新增9662户分类居民,累计完成16.5万户;新增855户绿色账户,累计完成5.1万户。
二、下半年主要指标预测与有关工作措施
(一)主要指标预测
从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下半年发展趋势来看,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仍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新旧矛盾相互交织,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全市工业增长动力短期内难以恢复,但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措施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上海结构调整和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势头良好,经济增长有新的动力、转型发展有新的亮点、科技创新有新的突破、民生福祉有新的改善,但是经济下行压力,特别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任务依然繁重,预计全年增加值可比增长5%,属地增加值可比增长7%。
一是财政收入方面。上半年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长,但增幅未达到全市区县平均增幅。同时受“营改增”全面推进、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的影响,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将逐步放缓,预计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将完成206.6亿元,同比增长8%。
二是工业经济方面。上半年我区工业经济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虽然四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但总体处于培育阶段,尚无法起到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下半年我区工业经济仍将处于低位运行阶段,预计全口径和属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较难完成年度目标。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从工业项目看,目前全区已供地的63个工业项目,57个已开工建设;从政府投资项目看,今年第一批下达的政府投资计划项目开工率接近4成,特别是基础设施项目开工率已超过5成。下半年随着政府投资计划项目陆续得到实施,预计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可以完成300亿元以上的目标。
四是消费需求方面。今年以来,虽然电子商务销售增幅有所放缓,但是随着一批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新的消费热点区域逐步显现,全区消费呈现较为平稳的发展态势。随着下半年重大节假日和电子商务消费旺季的到来,全区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平稳上升态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约97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2%。
(二)有关工作措施
为全面完成区五届九次人代会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建议下半年继续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注重量增质优,不断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一是围绕重点产业,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突出“千百十亿”产业能级提升工程,继续巩固汽车产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优势,加快推进汽车全产业链建设。继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四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投产。聚焦文化信息、新型金融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突出嘉定创投等一批产业引导基金作用,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围绕重点行业,继续加强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围绕全区发展的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和重点园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模式,继续加强与各类机构、平台合作,根据全区的产业定位,搭建完善区域招商平台,实行精准招商。强化已供地项目和待供地项目的跟踪管理,围绕开工、建设、投产等各个环节,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推进阿里巴巴物联网技术应用中心、上海圆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二期、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围绕重点园区,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注重园区功能提升和转型升级同步推进,鼓励园区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开发、引进开发等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继续推进中广国际园区二期、三期建设等服务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上海国际汽车城科技创新港、嘉定新城核心区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等重点区域园区建设,稳步推进嘉康移动互联网产业园等文化信息类园区建设,从而构建多层次、有特色、差异化的园区发展格局。
2、注重资源集聚,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功能布局。聚焦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集中规划建设一批重大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开放式技术研发支撑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推动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形成集聚,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产业链。进一步放大张江高新区嘉定园的政策优势,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公共数据服务平台(一期)等11个张江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形成对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支撑和补充。加快嘉定科创大厦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内部设计与装修,同时做好与专业运营机构的对接。根据市众创空间实施细则,制定区众创空间扶持办法,积极构建众创空间体系,力争2016年区众创空间备案总数达35家。
二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强互动交流,进一步强化与高校院所联系,推动院地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充分发挥中科院上海分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推进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建设,2016年力争基地引入企业200家。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嘉定区科技成果对接平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大力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活力,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作用,全面推进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超过640家,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总数超过150家次,经认定的企业技术研究机构总数超过268家。
三是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依托科研院所、高校雄厚的研发力量,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战略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微系统所国内首条8英寸MEMS研发中试线、光机所光学元件生产基地、硅酸研所中试基地二期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建设。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发挥创新型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带动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
3、注重均衡均等,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
一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推进我区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力争年底完成中期成果,有序推进各镇总体规划和重点区域控详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一核三区”建设。新城核心区加快功能性项目的建设步伐,确保成佳学校、白银路地下车库项目按时交付使用;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全力推进上市企业总部集聚商务区建设,确保绿地集团、国北科技、中化岩土等落地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推动宝龙城市广场投入营业。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围绕人才引进、创业投资、自主创新产业化等关键环节,继续健全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提升对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集群的服务能力,发挥支持保障作用。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聚焦汽车全产业链关键资源,加快新能源汽车数据与采集监控中心建设,继续推进科技创新港建设,年内力争完成项目竣工验收。北虹桥商务示范区全面对接上海虹桥商务区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北虹之星”、上海印象城等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沪通铁路(南通至安亭)建设,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全力推进嘉闵高架路北段二期建设,确保年底基本建成。全力实施重点道路改建工程,确保宝安公路大修和沪宜公路改建年底基本完成,加快区域内断头路建设,年内打通福海路、盘安路和澄浏南路,有效提高区域道路通行能力。继续推进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安亭水厂三期扩建、南翔污水厂等重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大居内外配套项目协调推进,做好相关配套道路和公建设施项目的梳理,完善大居内配套,加快推进和宁路(北段)、陈翔路(沪宜公路以东段)、陈翔水库增压泵站扩建及输水管、嘉前路污水管、S6污水泵站等外配套项目建设,满足居民入住需求。
三是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高水平粮田、设施菜田等项目建设以及2017年项目申报工作。继续推进家庭农场组建,到2016年底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数量力争达到248家,经营面积约3.2万亩。有序推进农村村庄改造,加快实施2015年3313户及2016年2082户农户的农村村庄改造项目,力争年内创建1个村作为2016年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镇村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强南翔镇产权制度改革的后续管理,启动马陆镇镇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继续优化农村地区水生态环境,启动5000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完成100公里镇村级河道轮疏。
4、注重内涵提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加快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优化教育资源设点布局,深入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围绕“两圈四区”办学格局,确保同济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一批教育资源完成建设任务。继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计划,持续推进卫生信息化,稳步推进国家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和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创建工作。加快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海上文博苑建设前期工作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嘉定云”三期和“创”文化空间建设。持续推进重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做好嘉定体育场改扩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完成上海市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嘉定赛区)等各项赛事活动。
二是稳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机制建设,加强就业动态监测。不断优化引才育才机制建设,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做好首批购房货币化补贴审核工作,逐步推进“嘉定创321”住房保障计划,继续依托区公租房公司建立区级人才公寓。稳步实施人才落户政策和居住证积分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成政府涉老实事项目,完成外冈镇福利院新建项目和马陆镇福利院扩建项目,新增养老床位665张,完成真新街道、双善、永乐、封浜等4家养老院的存量改造项目,推动区一福院二期项目尽快启动建设。继续推进标准化老年活动室建设,为高龄老年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深化医养结合和老年宜居社区试点建设,全面实行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
三是继续加强社会治理能力。继续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区治理平台。加强新建住宅小区社区居委会用房的审核、老旧小区用房改造、新建改建居委会“一站式”服务点建设。举办新进社区工作者业务培训班和居民区社区工作者继续教育轮训,组织开展2016嘉定睦邻节系列活动和 “十年嘉定睦邻”活动。继续争创市“平安城区”,继续整合各方力量,加强矛盾源头治理和安全隐患排查研判,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继续提升公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健全执法联动和协作配合机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抓好“1+11”市、区级重点整治项目的考核验收,确保年度整治任务顺利完成。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