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书面)

2017-12-21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2017年12月15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嘉定区政府主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中心,以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大气、水专项计划为抓手,推动全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各项任务,清理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项目5151个,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关停和整治涉重企业,历史首次实现全区所有污水厂重金属稳定达标排放;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环保执法处罚数额创历史新高,在全市保持前列;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环境质量改善显著:PM2.5平均浓度创历史最优,同比下降13.7%,达到44微克/立方米;15个地表水环境质量考核断面实现达标,比市政府下达考核任务数多完成6个。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高度重视,积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各项整改措施,逐步攻克环境薄弱环节

1、全员发动,加强组织领导。

我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并于4月17日召开专题动员大会,部署整改工作。在整改过程中,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中央环保察察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对河道整治等工作开展了现场调研督办,区政府分管领导先后十余次召开专题研究会推进督查整改任务。各委办局、各街镇建立了相应的整改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做到整治一项、核查一项、销项一项。

2、全面推进,整改措施如期完成。

根据中央第二环境保护督察组对上海的反馈意见和全市整改方案,我区有十项整改任务。截至目前,所有整改任务均已完成。安亭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于4月停产,7月启动封场,预计年底完成封场基建;区残渣填埋场年初启动渗滤液处置升级改造,实现了渗滤液处置稳定运行;对黄渡环卫所违规处置生活垃圾问题即知即改;按照“淘汰一批、停产整治一批、持续减排一批”的原则,持续推进涉重金属企业整治,至6月底,北区污水厂重金属出水浓度已从2016年的0.096毫克/升大幅下降至0.02毫克/升以下,持续达标;完成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5151个,其中淘汰关闭1771个,整顿规范2789个,完善备案591个。

3、全力以赴,防止污染回潮。

在全力推进整治,整合各方力量,从快、从严、从重查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各项整治目标和措施落到实处的同时,建立了整改责任制和督办巡查制,防止问题回潮。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起草《关于加快嘉定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及《嘉定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细化了相关职能部门、街镇的责任分工,建章立制形成常态化管理,坚决杜绝污染回潮反复,确保环境保护突出问题整改落到实处。

(二)分类施策,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今年是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通过实施完成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我区在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强化环境保护管理等方面能力日益增强。

1、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污水二级管网系统进一步完善,逐步消除195区域、撤制镇等区域二级管网盲区;南翔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大众、安亭、北区等三家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预计年底可完成,改造后尾水排放将不低于一级A排放标准;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于7月份点火运行,实现了全区生活垃圾统一无害化处置;嘉定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的建设积极推进,生活垃圾中转站建设全面提速。

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我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截至目前,全区拆除违法建筑 1285.23万平方米。

2017年全区新建绿地45.2公顷,新增林地128公顷,完成屋顶绿化和其他立体绿化1.5万平方米,完成轨交11号线桥柱二期12620平方米;实施新农村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启动村宅天然气入户、污水处理等综合改造,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工作,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继续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有效模式。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创建区级循环经济示范点和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上海国际汽车城零部件配套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正在申请市级验收。

3、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成效显著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全区强化污染源协同控制,开展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建管委、环保、绿容、城管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和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探索辅助监管新模式,委托第三方开展重点区域扬尘污染源无人机巡查,推进扬尘污染精细化管理;滚动实施VOCs治理,今年继续完成101家VOCs排放大户整治工作;推进汽修行业专项整治,完成353家汽修企业喷漆废气、废机油等污染物综合治理。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全区积极推行河长制,对包括村沟宅河在内的2346条名录内水体落实了“一河一河长”,并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通过3轮地毯式的排摸,建立“一河一档案”,全区共梳理出黑臭河道246条段248公里,截至10月底,已完成河道整治243公里,完成率98%。根据水质监测结果评定,已有207条河道消除黑臭,黑臭消除率84%。全年计划轮疏中小河道100公里,目前已完成117公里,超额完成轮疏任务。

在土壤污染综合防治方面,根据中央及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本区实际,出台《嘉定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进一步加强场地环境污染调查及污染地块修复治理工作,确保区域土壤安全。

(三)铁腕治污,始终保持环境监管高压态势,有效缓解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1、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今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监管”三监联动,不断规范企业排污行为。通过落实抽查“双随机”制度,持续加强对重点企业、特殊企业的执法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组织开展“未批先建、久拖不验”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重金属治理、环境风险企业等专项环保整治执法行动,积极开展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打击违法行为力度逐年加大。2017年共出具处罚决定书512份,同比上升30%,罚没金额累计 5031.66万元,同比上升96%。在全市各区执法力度排名位居前列。

2、有效应对环境信访舆情

协调各部门推进办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95件信访事项,集中力量调处北水湾输变电站选址、安亭环保危废无害化处置项目迁建、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运行等舆情维稳工作,多次开展连续夜间巡查以及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应急执法,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2017年共受理人民来信、来电、来访2136件,完成2件人大书面意见和6件政协提案的答复。

3、构建完善环境应急体系

年内,经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印发《嘉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和环境风险排,并妥善处置宝安公路化学品运输车辆侧翻导致化学危险品泄露、徐行镇和桥村上海顺化工贸有限公司爆燃等环境突发事件。加强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全区完成5个地表水岸边站的建设,3个水质自动站的改建及联网,1个臭气自动监测站点安装及3个空气自动站和90个PM2.5网格监测点的验收,基本建立起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实现了以“常规因子监测自动化”为目标的自动监测体系,做到对重点区域、流域环境质量的及时预警。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通过全区上下的努力,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区域环境质量和生态面貌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全区体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环境质量改善不明显,环境基础设施尚需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任重道远。

1、环境质量改善难度增大。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稳定趋好,但进一步改善的难度非常大。水环境质量改善不平衡,存在部分考核断面污染较重、入河污染总量依然较大等问题。

2、环境纠纷、信访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区再生能源利用中心、嘉定工业北区企业、安亭地区企业、南翔静唐路周边企业的废气扰民等由工业企业和居民住宅布局临近而引发的信访矛盾突出,协调处置难度加大。另外,城区餐饮油烟投诉呈现明显增多趋势。

3、环境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五违四必”整治后部分南部污染企业有向北迁移倾向,“小散乱”企业,环境风险企业较多,涉及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危险废物和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三、明年重点工作

2018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计划等专项计划,创新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提升环境综合协调能力,夯实城市环境安全保障,努力打造天常蓝、地常绿、水常清的优美环境。

(一)明晰责任,聚焦重点,全面启动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嘉定区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意见》及《嘉定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要求,完善分级责任体系和部门分工机制,建立责任清单,在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干部中加快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层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保障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重点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同时全区将依托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这个平台,总结前六轮实施经验,聚焦环保重点难点问题,启动实施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力争进一步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态绿化建设,持续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综合协调管理能力,切实提高我区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持续推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1、开展大气环境专项整治。2018年我们将继续落实街镇、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约谈和执法,分类分批、持续推进下一轮VOCs综合治理工作。重点实施VOCs总量控制和行业控制,积极推广低VOCs含量产品,加强大气环境污染防控,对存在超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等违法行为的企业继续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已有治理设施切实发挥减排效益。开展中小燃油锅炉、燃气锅炉提标改造,鼓励燃油锅炉实施“油改气”、“油改电”。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通过工地扬尘在线监测,建筑工地、市政工地、内河码头和堆场扬尘执法检查,持续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道路扬尘污染控制。

2、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积极提高全区污水处理能力,拟在嘉定北部(徐行镇、华亭镇区域)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同时根据市政府下达目标,力争实现考核断面水质全面达标,一方面着力强化污染减排。加强源头管控和新项目准入,严控水污染增量;全面取缔淘汰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行业;推进涉重行业的持续减排。另一方面着力强化执法监督。加强对考核断面周边违法排污企业、污水厂、重点工业企业的执法监管;加强对“五违四必”地块尤其是安亭、徐行等对国考断面达标具有重要作用地块整治的执法支撑。

3、强化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提升环境质量、推动连片整治、促进整体转型”为主线,以全面消除“违法排污”问题为目标,全面动态排摸排污企业,持续开展建设项目清理,分类梳理、分解任务,分步组织实施,最终实现综合整治全覆盖,切实消除违法排污问题和环境脏乱差现象,使得全区总体环境面貌在“十三五”期间实现质的改变。实施《嘉定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保持全区土壤质量整体稳定。

(三)预防为主,完善管理,有效构筑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2018年,我区在进一步完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加强重点区域防范,努力把环境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确保城市环境安全。一是强化环境风险企业监管,完善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处置机制;二是加强重金属、VOCs、危险废物等企业的污染防治监管,进一步完善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规范VOCs排放企业行业管理和总量减排,严格监管污泥产生企业处置过程,提高环境监管效率和效果。三是加强全区环境应急管理,及时更新环境应急储备物质、优化处置网络,强化应急处置责任等,确保发生环境安全、污染事故、重大舆情等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妥当处置,将影响降至最低。

(四)条块结合,多措并举,积极探索环保管理新模式

我区将不断健全部门联动的环境监管执法体系和“区、镇、村”三级环境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同时区政府将对环保决策和部署的各项工作形成督办机制,明确条块责任,各责任单位按照工作要求落实相关事项,定期将情况报告至区政府。同时充分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水法宣传周等各种主题活动,开展环境污染防治宣传和教育,营造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组织动员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到环境污染防治中,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夯实环境整治群众基础。

2018年,我们将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全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和环境治理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全力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为打造低碳、生态、可持续的逐步演进型生态宜居城区目标而继续努力奋斗。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注:以上所有数据若无特别标示都截至2017年10月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