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7年财政决算报告

2018-07-25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2018年7月20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嘉定区财政局副局长  刘菊英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上海市嘉定区2017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关于本区2017年本级财政决算情况

201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加快建设科创中心重点承载区和现代化新型城市为引领,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财政保障作用日益增强,本级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258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2.1%,比上年增长10.2%,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67981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7062万元,调入资金17982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43208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12000万元,收入总量4194501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07351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7%,比上年增长19.3%。加上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823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5916万元,支出总量4194501万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2607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9.6%,比上年增长9.3%,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679819万元,区财政与镇财政的结算收入9226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57062万元,调入资金179825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3808万元,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512000万元,收入总量2730856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71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8%,比上年增长22.9%,加上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2300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58234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32455万元,支出总量2730856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2017年,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年度预算超收89933万元,全部用于补充区本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163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9.7%,比上年增长11.5%,加上与区财政的结算收入13301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000万元,收入总量424932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4918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0014万元,支出总量424932万元。菊园新区、嘉定工业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平衡。

从收入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区本级税收收入906689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0.5%。其中:增值税(含原增值税和原营业税)33198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8.5%,主要是区内经济平稳运行,工业生产增长稳健、商品销售持续增长,带动增值税增长高于年初预期。企业所得税12600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9.2%。个人所得税6551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3.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小税种中契税收入12382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77.4%,主要是二手房市场交易量持续走低。区本级非税收入11938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3.0%,主要是其他收入中城市综合管理费增长,带动非税收入增长高于年初预期。

从支出决算的具体情况看,区本级支出231716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6.8%。其中:教育支出31867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4.7%,主要是校舍维修、新建学校二次装修、设备购置等项目实施进度慢于预期,支出相应减少。科学技术支出16028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0%,主要是科创大厦建设慢于预期,科创大厦租金和运营费用拨付减少,科普经费、高层次人才等项目实际发生少于预算。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526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7%,主要是万人千百人就业补助经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等项目实际发生少于预期。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176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1.7%,主要是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统筹个人缴费补贴资金、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等按实拨付,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改扩建工程项目等信息化项目实施进度慢于预期。节能环保支出115969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7.9%,主要是玻璃幕墙光反射影响论证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工作费用等项目实际发生少于预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等项目实施进度慢于预期,支出相应减少。城乡社区支出43358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00.4%,主要是预算执行中增加市拨减量化补贴资金5830万元。农林水支出261502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8.6%,主要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农业标准园创建等项目实施进度慢于预期。交通运输支出174875万元,完成年度预算96.5%,主要是博园路维修、恒谐路维修、浏翔公路维修、金昌西路新翔黄公路跨线桥维修等项目实施进度慢于预期。

区对镇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339120万元,其中:返还性补助108260万元,一般及专项转移支付230198万元,中央转移支付662万元。

按照《预算法》的有关规定,对预算执行中年初难以预见及政策调整增加的支出,动支预备费予以安排,不足部分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7年动支预备费40000万元,主要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津补贴改革、出口加工区增资、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嘉定园)重点项目专项发展资金等支出。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83808万元,主要用于增加安排征地养老、嘉定新兴产业基金、增减挂钩宅基地置换和建设用地减量化补贴等支出。上述支出,已根据《2017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的有关规定归入相应支出科目。

2017年,结转下年支出58234万元,其中:市级专项转移支付52482万元,中央专项转移支付5751万元,主要是旧住房综合改造、水利、道路、技改等项目推进较慢,相应专项结转下年支出。

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数,与向区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2017年,区本级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3903万元,比年度预算数减少1809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777万元,减少67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2944万元(其中:购置费1443万元,运行费1501万元),减少415万元;公务接待费182万元,减少720万元。决算数比年度预算数减少,主要是各部门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规定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压缩出国(境)团组,加强公用车管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上述“三公”经费结余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区级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63348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5.5%。加上市财政与本区的结算收入23776万元,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600000万元,动用上年结余221197万元,收入总量1478458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94716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3%,加上调出资金179825万元,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350000万元,支出总量1476993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结余1465万元。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数,与向区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7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196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1%,其中:上缴利润收入6455万元,股利、股息收入5475万元,其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34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1008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9.8%。国有资本经营收支结余1881万元。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数,与向区人大六届三次会议报告的执行数一致。

(四)政府债务情况

市财政局核定我区的政府债务限额为2898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为17210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为1177000万元。经财政部2017年地方政府债务年报审核,截至2017年年底,本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484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为1316000万元,专项债务余额1168000万元。至2017年底,本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中政府债券余额为2420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余额为1252000万元,专项债券余额为1168000万元。

二、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和落实人大决议情况

2017年,我们深入贯彻《预算法》,不断强化预算法治理念,严格执行区人大有关决议要求和批复的预算,加强财政管理,聚焦全区重点工作,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2017年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13个,持续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兴嘉产业投资基金,投入30000万元,用于支持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投入2000万元,完成对天使引导基金的分期投入,提升对孵化期企业的扶持。投入6155万元,鼓励企业在主板、新三板、股交上市挂牌。

(二)科技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017年科技投入1602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5.3%。投入11647万元,推进上海微技术工研院8英寸MEMS及先进传感器研发线和联影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生产及示范基地建设。投入31918万元,落实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嘉定园)重点项目专项发展资金。投入3164万元,保障嘉定创新创业大厦顺利运营,提升区域“双创”服务能力。投入7191万元,落实新一轮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及团队政策,完善人才住房保障政策。投入49914万元,进一步完善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功能,完成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一期建设。

(三)民生投入占比逐年提高,以民生优先为导向的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重要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2017年区本级民生支出2009451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6.7%,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投入275262万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优化,各类民生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第一社会福利院建设运营顺利推进,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投入318677万元,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基本成型,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投入32006万元,建立“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文化软实力建设,建成一批“百姓书社”、“农家书屋”、“我家书房”等优质文化项目。投入121768万元,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推进区中心医院改扩建、安亭医院迁建和江桥医院新建,落实院前急救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财政保障力度加大,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2017年,投入220049万元,助力“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超额完成。投入210317万元,支持中小河道综合整治,落实圩区、泵闸和污水管网建设,市级考核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投入149999万元,推进京沪高铁绿色廊道景观工程和嘉宝片林等林地建设,保障嘉北郊野公园一期正式开园。投入101798万元,保障轨道交通14号线嘉定段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沪宜公路改扩顺利完成,裕民南路下穿G1501、陈翔路地道等工程稳步推进,于塘路等涉铁道路加快建设,盘安路等3条“断头路”实现打通。投入44226万元,用于新增、更新公交车349辆,完善新能源公交车专项补贴及公交运行补贴,普及公交信息化,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

(五)规范财政管理,不断完善财政监管制度体系

一是切实加强公务卡使用管理。完善了公务卡使用的实施意见及考核问责暂行办法,对预算单位的大额现金提取进行动态监控,实行预警制度;落实全区各预算单位开展公务卡执行和现金提取情况自查和抽查,及时发现问题及落实整改。

二是试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全过程公开。深化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将部分预算单位共10个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纳入上海市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平台,试点向社会动态公开项目的预算、政府采购、执行评价及社会效应等信息,配合市局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新体系。

三是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 单位资产清查制度,跟踪问题整改,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范围和流程,公开资产处置行为,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四是切实提高绩效评价覆盖面。推进专项资金政策评价及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报工作,扩大全过程绩效管理项目数。通过评价,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资金杠杆作用。

五是切实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管。对区政府采购中心及部分社会代理机构2016年度采购活动进行全面检查及考核。规范采购操作规程,明确与建设工程相关的项目归口至区建管委建设工程招投标平台实施政府采购。

三、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2017年预算执行效果良好,但在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审计也指出预算编制中部分项目预算安排不合理,预算执行中部分单位预算执行较慢等问题,我们将在强化管理举措的同时,注重从制度、机制上着力,强化源头防范。一是改进预算编制,修订《嘉定区区级部门预算管理办法》,规范预算调剂和调整,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严格控制代编预算规模,提高年度预算到位率。二是修订《嘉定区预算执行考核办法》,加强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管理,健全预算执行考核、通报和谈话制度,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绩效预算管理,在完善对第三方评价机构的质量监督与管理机制,促进绩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体系化的同时,稳步扩大绩效管理覆盖面,试点绩效目标管理从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向全部财政资金扩展。四是全面梳理区镇两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为建立完善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区镇两级财政管理体制扎实做好政策储备研究。五是持续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细化公开内容,增加绩效目标公开数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公开面,着力健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预算体制。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区人大高度重视财政管理、改革发展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区财政管理的规范、高效、公开、透明。我们将进一步自觉接受区人大的监督指导,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