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区“十三五”规划目标落实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12-01 点击数:来源:上海嘉定

──2020年11月30日在上海市嘉定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上

嘉定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健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会议安排,受区政府委托,下面就本区“十三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和“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的有关内容报告如下:

一、本区“十三五”规划目标落实情况

“十三五”时期是嘉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冲击,功能独立完善、创新创业创效、城乡一体发展、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有序、宜居宜业宜人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框架基本形成。

《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共设置了24项主要指标,其中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各半。截止到2020年10月底,已经提前完成的指标有11项、预计能够完成的指标有6项、预计无法完成的指标有3项,另外有4项指标受到市级政策调整、统计口径调整等因素,需要另行解释说明。

(一)已经提前完成的指标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至2020年10月底,本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完成1926亿元,绝对量已经超出“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五年1500亿元以上”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完成2000亿元左右。

2、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至2019年末,本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达到1182.4亿元,绝对量超出“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1000亿元”的目标值。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完成1160亿元。

3、高新技术企业数:至2019年末,本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412家,绝对量超出“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800家左右”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达到1700家左右。

4、各类人才总量:至2019年末,全区各类人才总量达到37万人左右,绝对量超出“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35万人左右”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维持在37万人左右。

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至2019年末,本区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18件,超出“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25件”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达到52.82件。

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至2019年末,本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277元,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值(2010年本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611元)。

7、每千位老人养老床位数:至2019年末,本区每千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3张,超出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40张”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完成41张。

8、城镇污水处理率:至2019年末,本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7%,超出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95%”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超过97%。

9、主要污染物减排:根据市生态环境局下达的目标要求,“十三五”时期本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涉及化学需氧量(削减5%)、二氧化硫(削减0%)、氨氮(削减10%)和氮氧化物(削减20%)四项内容,至2019年,四项内容分别完成削减10.06%、76.15%、10.91%和28%,提前完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完成市下达目标”的目标值。

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至2019年末,本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实现100%,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100%”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保持100%。

11、森林覆盖率:至2019年末,本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36%,提前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15%左右”的目标值。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将达到15.76%。

(二)预计能够完成的指标

1、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率:“十三五”以来,本区全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节能减排领域取得显著效果。至2019年末,本区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左右(其中,2019年度下降4.91%,超额完成市下达目标2.41个百分点),完成市下达目标的90%(市下达目标为五年累计下降16%)。预计至“十三五”期末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市下达目标”的目标值。

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比重:“十三五”以来,本区全力推进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新兴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创新创业生态进一步完善。2019年末,本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比重超过4.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至少0.5个百分点。由于该指标数据由市统计进行反馈,“十三五”末的数据尚未统计完毕,但按本区历年来对研发经费支出工作的延续性和关注性,预计“十三五”末本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增加值比重依旧将超过4.5%,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值。

3、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数:“十三五”以来,本区全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体系建设,大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助推产业提质增效。至2019年末,全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达到288家,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全区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将达到313家,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300家左右”的目标。

4、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十三五”以来,本区持续推进高质量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每年都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预计至“十三五”期末,本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650人,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的目标值。

5、每千人执业医师数:“十三五”以来,本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软硬件实力同步提升。至2019年末,全区每千人执业医师数达到2.36人,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区每千人执业医师数将达到2.6人,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每千人执业医师数达到2.4人”的目标值。

6、空气PM2.5平均浓度:“十三五”以来,本区全面落实和深化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以实施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为核心,聚焦VOCs减量和扬尘污染控制,统筹能源、建设、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2019年,本区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完成市下达目标(目标为37微克/立方米)。预计2020年,本区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控制在市下达指标内”的目标值。

(三)预计无法完成的指标

从目前来看,“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24项主要指标中,有三项指标无法完成。但是,从整个“十三五”发展的全局来看,对这三项指标没有完成目标值这一情况,需要进行客观的认识和分析。总体而言,“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为稳步提升(2016年-2019年)。在这一阶段中,三项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基本与“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目标值保持同步:至2019年末,全区地方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6.1%,与“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与全市保持同步”的目标值基本保持一致(全市至2019年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6.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达到9.1%,与“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值基本保持一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达到10.6%,高于“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年均增长10%”的目标值。其中,地方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完成量位列市郊第一、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量位列市郊第二、全市第三。第二时间段为攻坚克难(2020年)。2020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新冠疫情、汽车产业下滑等不利因素的持续叠加影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近年来最大的挑战,而且由于近年来基数越来越大,三项指标出现了较大的跌幅。至2020年10月,地方增加值下降8.4%(2020年末预计下降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6.1%(2020年末预计下降1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4.3%(2020年末预计下降3%)。预计至“十三五”期末,地方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3.8%,无法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与全市保持同步”的目标值(全市2020年预计增长1%左右,预计“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率为2.9%,无法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年均增长10%左右”的目标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为7.6%,无法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设定的“年均增长10%”的目标值。

(四)需要解释说明的有关指标

1、服务业增加值(区属)占比。自2018年三季度开始,全市各区增加值数据不再由区统计局进行测算,而是由市统计局测算后统一反馈至各区,因此该项指标已经没有区属统计的口径。

2、常住人口。经市统计局综合评估反馈,2019年全区常住人口159.6万人,比上年增加0.71万人,同比增长0.45%。根据市政府最新工作要求和部署,2020年度人口工作考核指标中无约束性指标,主要考核各区落实《2020年上海市人口综合调控和服务管理重点工作》中相关工作的情况。经过与区统计局沟通,按照工作进度安排,2021年初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七普数据比对复查,2021年上半年将进行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和评估,发布主要数据公报,并将统计后的常住人口数据反馈至各区。综上所述,一是“十三五”期末的常住人口数目前还无法进行预计;二是关于各区人口总量考核已经淡化,“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对该指标设定的“控制在160万以内”已不符合市政府最新工作要求。

3、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十三五”以来,本区秉持“传承教化之风,镕铸品质教育”发展理念,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促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协同均衡发展、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发展、职业教育内涵拓展发展,终身教育实现有效推动,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基本保持稳定。为确保统计真实性和科学性,该项指标(“十三五”《规划纲要》中设定的目标值是14.5年)要待2021年上半年将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予以最终确定。

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十三五”以来,本区全面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市容环境、绿化林业的综合建设和管理,市容景观和生态环境总体水平持续提升。根据市绿化市容局要求,自2019年开始,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的人口统计口径从原先的户籍人口调整为常住人口,因此以2019年底全区常住人口159.6万进行统计,全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3平方米,预计“十三五”期末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9.43平方米,无法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目标值“20平方米”的目标。但是,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该项指标时,该项指标的统计口径为户籍人口,因此如果以户籍人口进行统计,预计该项指标到“十三五”期末将达到20平方米左右,能够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值。

二、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情况

自2019年上半年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高度关注、有力监督和全力支持下,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各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1、注重把握新定位,在传承中全力深化创新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因此,“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无论对于全国、全市还是嘉定而言都具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央“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建议及十一届市委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上海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建议都对未来五年及更长一个时期全国和全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而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把握新的发展理念,在传承中创新,提出本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定位。

为此,本区“十四五”规划在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全面对标中央提出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及市委提出的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的总体定位,传承“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打造现代化新型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六届区委九次全会精神,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嘉定的总体发展目标为打造“创新活力充沛、产城融合充分、人文魅力充足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这一本区“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

同时,结合嘉定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推动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打造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全面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十四五”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领域,在编制《上海市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草案)》)的过程中,在总体结构上进行了创新,采取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起草结构,从而进一步突出“十四五”时期所重点打造的区域,并以相关领域的发展来促进区域发展。

2、注重把握新导向,在研究中全力加强突破

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在听取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时,多次强调,编规划不是写规划,要注重与把握新的导向,在“十四五”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突出热点、找准重点、梳理焦点、破解难点。为此,在2019年“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后,区政府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实效导向,确定了20项“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涵盖了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市功能、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乡村振兴等多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嘉定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初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路径、举措和战略。

今年4月以来,区政府分管领导带队赴相关街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专题调研,全面了解街镇“十四五”时期发展定位、重点举措和短板瓶颈,掌握街镇发展情况,力求在《规划纲要(草案)》编制过程中予以破解。今年10月以来,区政府主要领导围绕产业转型、城市功能、公共服务和重点功能区四大主题,分别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各规划编制部门对各自规划编制的领域、区域“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指标、项目、任务等的总体思考。根据今年9月市委、市政府就嘉定、青浦等五大新城要按照“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要求和独立的城市功能的定位,对嘉定新城新一轮规划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多轮次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嘉定新城扩区方案、定位考虑、重点建设区域和重点项目清单。这些,都为《规划纲要(草案)》的编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3、注重把握新要求,在对标中全力踏准节点

根据市政府有关“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更加注重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规划目标,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竞争性领域原则上少编制或不编制规划”的新要求,本区“十四五”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把握“三个对标”:一是注重对标市级部门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编制进度、安排和内容;二是注重对标本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三是注重对标本区“十四五”规划前期重点课题研究。在此前提下,本区“十四五”专项规划共涉及五大类37项,较“十三五”专项规划减少了4项。其中,经济发展领域7项、城市建设领域7项、生态保护领域4项、公共服务领域15项、改革开放领域4项。区域规划分为重点功能区规划和街镇规划,目前,重点功能区规划5项,分别为嘉定新城核心区、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承载区、北虹桥综合商务区和嘉北生态涵养区。街镇规划为12项。

根据《嘉定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准备动员阶段(2019年4-6月),召开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准备会和前期研究工作启动会,拟定《嘉定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嘉定区“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方案》。第二个阶段为前期研究阶段(2019年6-12月),主要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重点课题和基本思路研究,形成《嘉定区“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报市发展改革委。第三个阶段为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1-6月),主要开展“十四五”规划体系的专题研究,形成《规划纲要(草案)》框架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初稿。第四个阶段为修改衔接阶段(2020年7-12月),主要是研究起草《中共嘉定区委关于制定嘉定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对《规划纲要(草案)》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向全区各部门征求意见,做好向区委、区政府汇报和提交区人代会审议的各项工作。第五个阶段为审议发布阶段(2021年1-4月),主要是做好《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区人代会审议并发布《规划纲要》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发布等各项工作。目前第一、第二、第三个阶段已经完成。第四个阶段处于冲刺时期,目前《规划建议(初稿)》已经提交区委;根据《规划建议(初稿)》提出的本区“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举措、保障措施等内容,正在动态调整《规划纲要(草案)》框架结构、完善指标体系、充实具体内容、丰富保障措施,并准备向区委、区政府领导作进一步汇报。

4、注重把握新方法,在汇智中全力充实内容

根据区委要求,本区开展了““奋进‘十四五'·共绘新蓝图”规划大讨论大调研”工作。“十四五”大讨论大调研由线上大讨论、线下大讨论、主题党日活动和大调研活动四个部分组成。同时,区政府分别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等专场座谈会,相关部门召开了多场专项规划座谈会,畅谈对“十四五”的意见建议,共同描绘“十四五”嘉定发展的美好蓝图。至6月底,在线上共征集到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110条;有2328个党支部参与主题党日活动,共征集意见建议668条。目前,区发展改革委已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将建议融入到本区“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相关部门的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中。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围绕加快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1+8”专题进行了调研;各级人大代表们还开展了集中联系社区活动,听取人民群众对“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涉及民生领域内容的意见建议,并就课题调研、听取建议中收集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提供给了区政府。在编制《规划纲要(草案)》过程中,积极吸纳意见建议:比如在《关于构建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专题调研中提出的进一步补齐服务短板,构建现代化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又如,在关于《本区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编制中需引起重视的问题》中提出的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强打造农业产业的精度;再如人民群众在区人大代表集中联系社区中所提出的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推动嘉闵线北延伸、加强保护和传承嘉定本土文化、加快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等。下一步,区委、区政府还将召开座谈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士、专家学者和基层代表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建议,共商发展大计。区发展改革委将梳理座谈会上各方人士的修改建议,充分融入到《规划纲要(草案)》中。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本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和攻坚阶段,“十四五”时期本区发展的主要指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等将逐步明确,“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嘉定发展的美好蓝图正在逐步描绘清晰。区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在区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全力推进规划编制工作的开展,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好本区“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

特此报告。

分享到: